本次活动由惠安县人民政府、泉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旨在全面展示泉州市“三农”工作成效,共享农业丰收喜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开幕盛况,共庆丰收
上午9时30分,随着欢快的鼓舞《秋收》表演,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惠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郭晓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惠安农耕文化底蕴深厚,从昔日“地瓜县”蝶变为全国“百强县”,见证了“三农”发展的铿锵步伐。多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理念,全力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粮食实现九年连丰,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立项名单,惠台合作持续深化,整镇试点初显成效,建成多个镇、村示范样板,发展家庭农场、研学拓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推动牡蛎壳全链条开发,蔬菜等“优品”扬帆出海,紫山余甘成为承载地方特色的“致富果”,农民增收成效显著。
随后,领导与嘉宾共同触摸大屏,气球升空,瞬间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五彩斑斓的气球带着对丰收的美好祝愿升向蓝天,渲染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开幕式上,新农人代表登台分享了他们以智慧和热情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风采与担当。
文化旅游,融合创新
本次丰收节不仅是一场农业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四大记忆点构筑了沉浸式的主会场氛围:网红打卡矩阵、惠安县各地农产品展示、丰收市集以及非遗互动体验区,让游客在品尝丰收果实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惠安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丰收市集上,惠安农业丰收展区、台创园丰收展区、红寺堡丰收展区等20个摊位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品尝与购买。
游客每打卡一个摊位,即可获得一枚余甘贴纸,集齐贴纸还可兑换专属“回甘方子”,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趣味运动,体验农耕
“趣味割稻”丰收运动会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参赛者们手持镰刀,在稻田中展开激烈角逐,亲身体验“粒粒皆辛苦”的农耕生活。
运动会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也进一步弘扬了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
非遗互动,传承文化
在这里,游客们得以全身心沉浸于惠女手作体验的奇妙旅程,还亲自上手,解锁了非遗竹编的精妙绝伦之技,更在草帽上挥洒创意,绘制出独一无二的斑斓画卷。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动项目,不仅深入探寻了余甘文化的深厚底蕴,更真切触摸到了传统文化那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脉搏。
特别是非遗竹编体验区,只见灵动的竹篾在游客们的指尖轻盈起舞,大家纷纷打开想象力的闸门,任创意如泉涌般流淌,将平凡无奇的竹篾幻化成一件件风格迥异、匠心独运的小物件。这些作品,不仅是游客们智慧与汗水的璀璨结晶,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激情碰撞下绽放出的绚丽火花,照亮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
菁英交流,共谋发展
活动当天上午,惠安县乡村振兴大讲堂暨农业博士菁英汇活动在官溪电影院举行。活动邀请了11位省市农业专家、博士,与我县3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现场交流,探讨余甘种植栽培及精深加工,推动余甘产业提质增效,为惠安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回甘艺术,诗韵悠长
“回甘艺术——泉州市田园诗歌会”在官溪农业公园内优雅举行。泉州市文联精心承办,以稻田为舞台,围绕田园风光、农耕文化、乡村振兴和诗意生活,邀请诗人与文学爱好者现场创作并朗诵诗歌。
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篇在田野上空回荡,为紫山的绿水青山、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喜人收获倾注了文学的力量,激发了乡村经济与旅游的无限活力。
丰收展望,共绘蓝图
惠安县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紫山镇余甘文化季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泉州市“三农”工作的丰硕成果,也促进了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未来,惠安县将继续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