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双龙镇黄格村,一条总长500米的排水渠,近日成了村民口中的“安心渠”——它不仅终结了当地 42位村民多年来“雨季怕山洪、夜寐不安稳”的困扰,更以基层纪检监督护航民生的实践,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治理温度。
昔日困扰:暴雨漫灌夜难眠
“以前雨稍微下大些,坡上田里的水就往家里冲,半夜总被雨声惊醒,根本睡不踏实。”回忆起过去的窘境,黄格村村民王增强仍记忆犹新。为了挡水,村民们曾临时在公路边堆土设防,可即便如此,不少人家的柜子还是被雨水泡得发了霉。
村民张明辉的记忆同样深刻:“整改前下大雨,坝子里的水都淹到脚踝了。尤其到了晚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就紧张害怕,哪能安心睡觉?”多年来,因缺乏排水设施,每逢强降雨,山洪便可能漫灌入户,42位村民的“雨季焦虑”成了当地亟待解决的民生痛点。
监督发力:“有事找纪检”破解难题
这一困扰群众的问题,最终通过基层纪检组织的主动作为得以破解。“当时我们入户走访,村民们主动反映了这个多年的难题。” 黄格村纪委书记周远林介绍,接到诉求后,村“两委”立即组织沿路排查,确认因缺乏排水设施,该路段雨季山洪直接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经核实,解决问题需修建约500米长的排水沟渠,但受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等因素影响,问题始终未得到关注。黄格村随即通过“有事找纪检”机制,将情况整理成台账上报至双龙镇纪委。
“群众的安危绝不是小事!”双龙镇纪委书记冯宇表示,镇党委、政府接到反映后高度重视,迅速研判,当即决定将该项目纳入民生“微实事”优先推进。为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镇、村两级纪检组织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全程跟进项目建设,从立项到施工,再到竣工验收,严格把关工程进度与质量,确保每一米沟渠都经得起检验。
今朝安心:“微实事”汇聚幸福感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这条厚0.1米、长500米的排水渠全面建成投用。如今再遇降雨,雨水顺着沟渠顺畅排走,黄格村群众彻底告别了“雨季焦虑”。“村‘两委’看完情况没多久,就动工修渠了!” 王增强笑着说,“现在大部分雨水都顺着沟渠流走,只剩少量水流到坡下,基本没什么影响了。”“反映问题后,村干部常来家里关心情况,太感谢了!” 张明辉的脸上满是笑意,“现在下雨天再也不慌了,水顺着沟渠就流走,心里踏实得很,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一条小小的排水渠,疏通的是积年积水,连通的是干群民心。在宜宾叙州,这场围绕500米 “安心渠”的民生实践,不仅守护了村民风雨中的安宁,更以基层干部的实干担当,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了实处——民生“微实事”虽小,却承载着群众大大的“幸福感”,成为基层治理为民初心的生动注脚。(李媛媛 钟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