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普瑞眼科医院手术室的无影灯下,一枚直径仅2.2毫米的超声乳化针正以0.1毫米级精度在眼球内游走——这是院长陈刚教授的第10万余例白内障手术,也是郑州眼科技术从“复明”到“屈光”时代跨越的缩影。
1、技术破壁,白内障手术进入“屈光时代”
二十多年前,白内障治疗仍是一场艰辛的跋涉;如今,它已褪去沉重外衣,成为一项精准、安全的医疗体验。在郑州,白内障治疗技术正经历着一场从“看得见”到“看得好”的深刻变革。
传统白内障手术仅解决“复明”问题,而现代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则追求更高的视觉质量。郑州普瑞眼科医院采用的 微创超声乳化术,将手术切口缩小至2.2毫米甚至更小,具有极强的自密封性,术后无需缝合,减少了术后散光和感染风险。
如果说微创超声乳化术是“清除障碍”,那么全视程人工晶状体就是“重建清晰视力”的关键。郑州普瑞眼科医院的人工晶体库中,从矫正散光型晶体,到远中近全程清晰的三焦点、多焦点晶体,可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视觉需求。
2 、郑州普瑞眼科的毫米级“光明匠艺”
在郑州普瑞眼科医院,陈刚教授带领的医疗团队正以毫米级的精准操作改写河南眼科的技术标准。面对3个月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陈刚团队在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仅5%的超安全阈值下完成手术。
“婴儿眼球容积不足成人1/3,器械移动需控制在0.1毫米内。”陈刚教授演示着自主研发的 “超乳动力学参数优化体系” ——18项实时监测指标如精密仪表般调控着超声能量与灌注流量,该体系已被纳入《中国白内障诊疗指南》。
医院配备的德国蔡司CLARUS 500超广角眼底相机能够一次性捕获高达133°的眼底后极部图像,以及80%以上的周边视网膜图像。这种“一览无余”的检查能力,能够在术前就清晰发现患者眼底可能存在的其他病变,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至关重要的全局性参考。
3 、专家团队,以专业守护光明
名医带名科,名科创名院是普瑞眼科的发展路径。近年来,郑州普瑞眼科引进多位省内知名白内障手术专家加入,如陈刚教授、张海军主任、张楠主任,两位正高级专家,一位副高级专家,这种专家阵容,在河南省屈指可数。
在郑州普瑞眼科医院,陈刚教授用30年临床实践将河南眼科显微手术推向国际前沿。其独创的 “保留晶状体前囊膜联合术” 通过一次手术同步解决白内障、青光眼及晶状体脱位等复合病症,将并发症率压至0.2%以下,获国家专利认证。
4、 个性化治疗方案,满足多样化视觉需求
在郑州普瑞眼科医院,没有“一刀切”的手术方案。医院建立了完善的术前评估体系,通过电脑验光、角膜地形图、眼部A/B超、眼底检查等10余项专业检查,全面了解患者的眼部结构、屈光状态和用眼需求,为患者精准匹配最合适的晶体类型。
对于需要同时解决白内障和老花眼问题的患者,医院提供的三焦点人工晶状体采用独特的三段式光学区设计,分别对应远、中、近三个视力区间。患者术后无需依赖眼镜,就能轻松应对各种日常场景。
对于伴有散光的患者,区域多焦散光人工晶状体在多焦点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散光矫正功能。这款晶体能精准抵消散光,让患者术后不仅看得清,还看得“正”,没有重影、叠影的困扰。
5、 从手术刀到人文之光,温暖服务贯穿全程
在郑州普瑞眼科医院,技术高度与服务温度始终并存。诊室内,康复患者收到的不是医嘱而是陈刚教授拍摄的风景照。“艺术家需要感知色彩渐变,牧民要识别百米外的羊群——技术必须回归生活。”陈刚教授说道。
医院还将 “职业视觉重建” 理念植入眼科体系,根据不同患者的用眼需求定制个性化手术方案。一位91岁的豫剧名家在接受铂晶晶体植入后,视力从0.02跃至1.0,舞台灯光的色彩层次得以完整保留,艺术生命得以延续。
术后,医院会安排3次以上的随访,监测视力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和护理,确保术后效果长期稳定。这种全程关注的服务模式,让患者从术前到术后都能感受到医院的专业与关怀。
如今,郑州普瑞眼科医院已与强生眼力健共建“老视诊疗中心”与“屈光白内障全球创新技术”两大示范基地。技术更迭,设备换代,但“让每个人拥有清晰视界”的承诺,从未改变。
在郑州普瑞眼科医院,白内障治疗已不再是简单的复明手术,而是一场关于生活质量的视觉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