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风“韦帕”强势来袭,所到之处风雨交加,多地拉响了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警报。海南、广西北海等地根据台风的动态和影响,及时调整防汛防风应急响应级别,而济南、泰安等城市也因暴雨天气,依据雨情、汛情提升了防汛应急响应。这一系列的举措,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防汛工作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也凸显出积极应对、科学防控的重要性。
防汛工作,首在预警。精准的气象预报和水文监测是防汛的“前哨”。台风“韦帕”生成后,气象部门密切监视其路径和强度变化,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为各地防汛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像广西北海、海南等地,根据气象台将台风预警降级,迅速将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从三级调整为四级。这一调整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和研判,体现了预警信息在防汛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各地还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短信、新媒体平台等,将预警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让民众提前做好防范准备。然而,预警工作仍有提升空间,在一些偏远地区,信息传播可能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导致部分群众未能及时收到预警。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预警传播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全覆盖、无死角。
防汛工作,重在行动。当防汛应急响应启动,各级政府、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形成了强大的防汛合力。在城市,排水部门加强对排水管网的疏通和维护,确保积水能够及时排出,避免城市内涝。交通部门加强对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巡查,及时清理路障,保障交通畅通;在农村,基层干部组织群众对河道、沟渠进行清淤,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漫溢。同时,提前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妥善安置,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例如,在济南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后,各县区、市防指成员单位加强值守、巡查和调度,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工作。但在行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部门之间协调不够顺畅,物资储备不够充足等。所以,要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完善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确保防汛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防汛工作,贵在坚持。汛期时间长,不确定因素多,防汛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即使台风已经过境,雨势减弱,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持续关注后续天气变化,加强对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等的监测和巡查。对于已经转移的群众,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组织返回。同时,要及时总结防汛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提高防汛能力。比如,在台风“韦帕”影响逐渐减弱后,海南、广西等地仍要求各市县加强会商研判,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做好防御工作,持续关注可能出现的次生灾害。
防汛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面对每一次汛期的考验,我们要以预警为先导,以行动为支撑,以坚持为保障,以万全准备应对汛期“大考”,筑牢防汛“安全堤”,守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