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绵阳持续高温,户外劳动者经受着酷暑“烤”验,他们的权益保障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从相关部门获悉,为守护高温作业劳动者的健康,绵阳自2024年8月1日起执行新的高温津贴标准,如今一系列配套措施扎实推进,为劳动者撑起“遮阳伞”。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多地高温盘踞,“火炉”模式便开始超长待机。在骄阳似火、“上蒸下煮”的“三伏”天里许多平凡的劳动者坚守岗位,他们是城市的捍卫者更是城市的守护者,他们用汗水守护城市的洁净,用汗水维护城市的秩序,用汗水给我们带来生活便捷,用汗水保障着社会秩序。
及时发放高温补贴,提高劳动者幸福指数。每个人都有血有肉,内心都渴望得到被尊重和肯定。及时发放的高温津贴给劳动者“清凉降温”,除了感受到了国家、单位的关怀外,自己的辛苦大家都“看得见”且实实在在落到实处,劳动者更是“满意度”“幸福感”瞬间提升。
“让百姓得实惠才是硬道理”人社部等4部门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符合要求和条件的人员都应享受“高温津贴”,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定方略、做决策,一切为了人民幸福的拳拳赤子之心,彰显了始终把人民放到“心尖上”。
“高温补贴”很有必要,体现“城市温度”。室外建筑工、城市环卫工,外卖小哥,交通警察...在这里要致敬这些高温下的“守护者”和“汉”卫者!当你在凉爽的室内工作学习时,他们却在经历着“烤”验,他们的坚守,值得所有人尊敬;他们的劳苦,更应当得到社会的关注。
国家提倡发放“高温补贴”,虽然各行业甚至各地补贴标准不一且钱数不多,却都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人文关怀”,体现的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认可;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城市温度”,体现的是社会的文明和时代的进步。
“高温无情,人间有情”对烈日下作业群体提供相关的高温补贴,根本目的就是党和政府千方百计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监督,定要不折不扣落实好这一人文关怀、情感关怀、城市关怀。及时发放“高温补贴”看似算不得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人文关怀的一角,确是社会文明的一大步。(文/张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