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新视野:全球叙事中的浙江声音 ——浙外举办2025北京论坛杭州分论坛

2025-11-27 13:49:41     来源:

11月24日,在北京大学的指导与支持下,浙外召开2025北京论坛杭州分论坛。会议以“国际传播新视野:全球叙事中的浙江声音”为主题,通过海外汉学、儒学研究的学理溯源与区域国别研究的空间叙事,着力破解跨文化传播中的话语隔阂与认知壁垒,切实提升浙江文化的国际辨识度与影响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体系提供“浙江经验”。该论坛也是省政府与北大合作支持浙外建设的成果之一,将进一步推动浙外与北大在学术资源、人才交流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张环宙,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副主席陈先春,杭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阮翔出席并致辞。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党委委员柴改英和毛振华分别主持主旨报告和开幕式环节。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李焕梅,北京语言大学原校长崔希亮,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党委委员姚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开和,浙江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健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余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郭长刚,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安春英,以及东京大学大学院日本籍专家谷口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巴基斯坦籍专家穆罕默德・阿尔沙德・巴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埃及籍助理教授高山,“翻译中国翻译家”、浙江外国语学院巴西籍专家施若杰等出席会议。

张环宙指出,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同文明加深对话、也更加需要增进理解的时代。新时期的国际传播不仅是基础设施与贸易往来的“硬联通”,规则与标准对接的“软联通”,更在于文明与文明、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心联通”。当前,浙江的对外开放正向制度型开放和文化、价值观的对外表达全面升级,浙外也发挥独特的价值,通过多语种和区域国别研究优势,推动浙江故事从“走出去”的展示变成“走进去”的共鸣。此次论坛,既是浙外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主动作为,也是推动学科融合发展、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实践的重要平台。她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在交流互鉴中凝聚共识,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浙江韵味的国际传播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陈先春指出,本次论坛主题切中了时代脉搏,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也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紧密相连。要让“浙江声音”在全球叙事中更加响亮、更具魅力,要深化根基性研究,加强对浙江历史文化、发展道路、治理模式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国际传播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要推动创新性转化,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叙事体系,国际传播有效性关键在于实现跨文化的“可理解性”与“共情力”;要拓展协同性路径,构筑多方联动的国际传播格局,形成从理论研究到传播实践再到效果反馈的闭环,切实提升国际传播的综合效能。

阮翔指出,浙外多语种优势与杭州开放实践高度契合,期待浙外夯实多语种“国别通”能力,构建“语言+国别研究+产业逻辑+价值阐释”体系,为城市外交、企业出海、文化交流提供精准支撑;拓宽交流平台,强化文明互鉴,推动孔子学院、“汉语桥”等项目从“语言传播”深化为“文明对话”,同时在互学互鉴中凝聚共识;深化校地协同,构建长效机制,形成“人才培养—实践锻炼—服务社会”的良性循环,让学术优势转化为传播效能,让实践需求反哺办学方向,共同探索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杭州模式”。

毛振华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论坛进入主旨报告环节。8位中外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作了精彩报告。

柴改英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主旨报告环节,张环宙教授以“全球文化治理视域下世界运河城市文明交流互鉴理论逻辑、协同机制与行动路径”为题,阐述了运河作为文明交流“天然实验室”的理论逻辑,提出应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并建议从联合开展遗产保护、创新文化传播、推动文旅生态融合三方面推进实践,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智慧。

崔希亮教授以“中国语言文化的远航之路”为题,指出汉字的文化魅力与社交媒体的传播力量共同推动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孔子学院本土化实践及企业语言培训进一步拓展了中文影响力。

谷口洋教授以“日人的赋与日语的赋:中国辞赋在日本”为题,指出日本文学对中国辞赋的接受呈现双重路径:既有对汉文赋的忠实模仿,亦吸收其精髓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日语散文体“赋”,展现了文化借鉴与本土创新的并存。

金健人教授以“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一种学理溯源”为题,指出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源于书写条件与语言结构差异。汉字象形特性与汉语“意合”特点塑造了整体性思维,而西方拼音文字与“形合”语法则催生了分析性思维。这为破解跨文化传播障碍提供了学理参照。

陈开和教授以“人工智能与国际传播格局重塑”为题,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国际传播格局,在提升信息生产与传播效能的同时,也亟需构建相应的全球治理规范,应坚持科技与人文并重,通过多元主体协作推动人工智能向善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穆罕默德・阿尔沙德・巴蒂以“叙事的必然要求:以中国故事践行开放,促进文明交融”为题,指出应以真实可感的个人微叙事替代抽象的宏大叙事,通过情感共鸣促进文明交融。他建议汉学家担当“叙事翻译者”,借助多媒体传播地方故事,使全球文明倡议成为可感知的共享体验。

高山以“从江南词境到全球语境:青年汉学家的文化转译路径探索”为题,指出青年汉学家应通过年轻化翻译与数字技术,推动中国文化从“江南词境”走向全球语境。他提出搭建术语库、活用大模型,将宋韵等区域文化转化为可共鸣的全球叙事,共建浙江叙事共同体。

施若杰教授以“在深刻变革时代背景下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对话”为题,呼吁我们应把握时代变革与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将国际传播作为促进相互理解与和平的重要工具。他强调,克服文化误解需超越技术层面,依靠真诚倾听、深化互信与人文交流。

会议还设置了“海外汉学与儒学国际传播”和“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两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日藏浙人别集孤本整理、亚非金砖国家城市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通过深化区域国别案例比较与区域经验互鉴,为破解地方文化国际传播难题、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体系提供了学理支撑与实践路径。

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代表,以及来自俄罗斯、越南、塔吉克斯坦、安提瓜和巴布达等国家的30位留学生共同参加本次研讨会。 (苏星 姚祥燕)

 

标签:

猜你喜欢

智汇清河 创见未来——2025清河“红桥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智联生态,数绘未来:上海移动擘画数据要素新图景
打破白酒溢价困局,“坊大师”以“价值回归”战略撬动红海市场
“国培计划(2025)”一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幼儿园盟市旗县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盟市统编教材历史学科培训团队)顺利开班
腾讯杨国安对话高途创始人陈向东,解码“教育未来式”
HiRadio数字广播系统发布 山村学校广播站迈入数字化阶段
菲玛吉推出“3V青春疗法”,构建系统化皮肤抗衰新范式
械字号成分精准配比,菲玛吉PRO2.0医美线专业版直击多元肌肤需求
熊大爷荣登窄门餐眼年度百强榜:以硬实力铸就中式饺子品牌典范
一场秋游,引爆两省!江西晒秋&皖南赏秋的破圈之路
全球智慧 全链驱动|CDCC维谛专场:解码AI 2.0时代的智算基础设施升级路径
玄瞳标杆企业行|走进东阿阿胶&乖宝宠物,共话数智化实战新路径
中国干眼诊疗迈向精准时代!国产0.05%环孢素滴眼液纳入医保,惠及千万患者
流光7载,长沙百联奥莱VIP年度感恩沙龙圆满落幕
源自香港,护佑两地——“勿忘恩”品牌以感恩为初心,赴健康之约
以爱之名,点亮“不凡的光” “幸福明天-新美妈妈”公益项目暖意回响,相伴前行
揭秘蟹太太——“一只好蟹”的养成之路
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荆楚文化”研学之旅圆满结束
不只是超级四摄:解码皓丽AI会议平板背后的超强AI大模型
环保品质双驱,设计赋能并行:克尼扶板材助力高端板材市场新生态
首届阿布扎比智能与自主技术周落幕,中国智驾企业出海取得新突破
汲湘楚文脉 育清酱兼香 湖南神州第一酿让千年酒文化活起来
行业首发!忆联消费级PCIe 5.0 SSD AM6D1,以11GB/s强劲性能释放AI应用新势能
合肥体育局引进国家级教练助力安徽羽毛球队夺全运首金
康王®酮康唑洗剂入围“2024-2025年度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
以科学营养守护中国家庭健康丨斯利安多款产品荣登“2024-2025年度家庭常备营养食品/保健品上榜品牌”
流光7载,长沙百联奥莱VIP年度感恩沙龙圆满落幕
技术赋能,革新透皮给药新生态——铭德康微电离子技术引领产业升级
告别“瞟眼”困扰,成都普瑞眼科助斜视女孩重拾自信
高特乐通过SGS十一项性激素检测!用安全与营养守护孩子每一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