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性病患病率持续攀升、患者对无创给药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透皮给药技术作为口服与注射之外的第三大给药途径,其战略价值愈发凸显。与此同时,我国医改不断深化,制剂创新持续受到政策鼓励。以浙江省为例,当地率先构建了医疗机构制剂流通体系——《浙江省中医药条例》明确实施制剂备案管理、扩大医联体流通范围并提高医保支付比例,为中药制剂与新型透皮技术的协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机遇之下,技术瓶颈依然突出,传统膏药渗透效率低,现有的脉冲电流导入易致皮肤灼伤且适用药物有限,超声导入则面临操作复杂与热损伤风险,因此,市场亟需一种兼顾高效、安全与普适性的新一代透皮解决方案。直面这一痛点,杭州铭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铭德康”)创新推出微电药物导入治疗贴,为解决传统技术难题提供了全新路径。
核心技术突破:从集中供电到分布式界面给药
据悉,铭德康微电药物导入治疗贴以“集成化分布式界面经皮离子给药系统”为核心,实现从“集中式电路供电”到“分布式界面供电”的范式转变。该系统摒弃了传统的导线连接方式,使正负极大面积共形电极直接与含药基体接触,从而在皮肤表面形成高度均匀的平行电场。依据欧姆定律,在药液电导率均匀的条件下,整个接触区域的电流密度可实现高度均一化。
在多重促渗机制的协同作用下,铭德康微电药物导入治疗贴的透皮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一方面,该系统融合离子导入、电渗流与电穿孔三种物理机制,分别实现对带电药物的电场驱动、对中性分子的液流携带,以及对皮肤角质层的可逆性打开,共同构建起一条“药物高速通路”。实验数据显示,该联合促渗方案的胰岛素渗透速率高于单一技术路径。另一方面,微电流所营造的仿生电场可进一步激活皮层细胞活性,增强细胞膜通透性与药物主动摄取能力,形成“物理驱动+生物主动吸收”的双重增效机制。这不仅突破传统透皮技术对药物分子量和极性的限制,拓展至多肽、蛋白质等大分子药物领域,也为下一代智能化、可控化经皮给药设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设计指南。
临床验证与应用拓展:从技术突破到临床落地
目前,铭德康微电药物导入治疗贴已通过杭州市中医院临床验证,并获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其安全性与有效性获得权威认可。此外,该产品的技术在杭州市中医药协会中医护理专委会“中医适宜技术创新与学术交流示范项目”中荣获一等奖。在浙江省中医院与杭州市中医院的医联体流通体系内,该类透皮制剂已展现出临床价值与经济价值,进一步体现了其在中西医结合场景下的技术融合潜力。
从市场应用前景来看,铭德康微电药物导入治疗贴不仅适用于医院内分泌科、儿科、疼痛科等多个场景,还在居家慢病管理、医美抗衰等院外市场中展现出广阔潜力。其无创、便携、长效控释的特点,尤其契合儿童、老年及长期用药患者的需求。在合作模式上,技术平台企业与药企可采取“微电技术+药物制剂”的联合开发路径,共同推动胰岛素、生长激素、抗衰类成分等药物的透皮剂型创新,构建从研发、临床到商业化的完整生态链。
随着智能化、个性化医疗需求的不断提升,透皮给药技术的迭代已不再局限于单一产品创新,而是逐步走向系统化、平台化的发展阶段。未来,铭德康将以微电离子生成及透膜传导技术为核心,携手医院、药企、科研机构,共同构建“技术研发—临床转化—产业合作”的闭环生态,推动更多外敷药及注射剂类产品实现剂型升级与市场转型,共同开启透皮给药技术的新篇章,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的治疗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