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首日,师生们乘坐高铁抵达“九省通衢”的武汉。开营仪式上,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在致辞中明确指出,本次研学是学校思政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中国历史,厚植家国情怀。学生会主席代表全体同学表达了将通过亲身实践,深化对课本中荆楚文化理解与热爱的决心。

下午,团队走进湖北省博物馆这所“立体的思政教科书”。越王勾践剑的坚韧不拔、曾侯乙编钟的礼乐文明,让书本上的文字化为生动的文化自信之源,同学们在震撼中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傍晚,师生们漫步户部巷,在人间烟火中感知地域风情;伫立长江大桥,聆听导师讲解其建设历程中蕴含的奋斗精神,在实景中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次日,同学们登临因唐诗而名扬天下的黄鹤楼。当课本中的诗句与眼前的壮丽江山重合,同学们不仅理解了“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更在心底升腾起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与自豪。

下午,研学团队走进荆州古城,这是一堂深刻的“三国文化”现场思政课。触摸古城墙,回顾风云激荡的历史,同学们在关公“忠义仁勇”的精神传承中,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理解。

当晚,一场精彩的荆楚文艺汇演在晚餐时分上演,独具地方特色的歌舞表演,让同学们在艺术的享受中,进一步感受到了湖北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第三天的行程是一堂感受中国力量、激发报国志向的科技思政课。上午,同学们在亲身体验游轮“水涨船高”穿过葛洲坝的过程中,将物理课本中的原理与实践相结合,深刻领悟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硬道理。

下午,面对雄伟的三峡大坝这项“国之重器”,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堂现场教学课,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极大地增强了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研学的最后一天,师生们走进武汉大学。在浓郁学术氛围的熏陶下,同学们在导师指导下绘制“大学目标思维导图”,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上了一堂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课。

下午闭营仪式上,同学们用精彩的联欢会分享了研学的丰硕成果。特别为过生日师生准备的惊喜蛋糕,更让现场充满了思政课程的人文关怀与集体温暖,为此次融合了知识、能力与价值观培育的研学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

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全程陪同,细微呵护,每天晚上都会到房间里巡查几遍,看看孩子们的状况,学习进展,指导孩子们的自理工作,巡视孩子们的入睡情况直至凌晨。让孩子们能安心、舒心入睡,早上有序不至慌乱的集合。
此次“跟着课本去旅行”荆楚篇研学,是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一次成功实践。它有效打通了课本与生活、知识与信仰的壁垒,让学生在行走中读懂中国,在体验中热爱中国,在思考中立志报国,真正实现了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入行的育人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