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锤炼党员党性的重要平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党员队伍结构的深刻变化,传统的党组织生活模式面临着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吸引力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党员的需求和党的建设的要求。因此,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新时代党组织生活的创新路径,不断提升党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使党组织生活真正成为凝聚党员、教育党员、激励党员的 “大熔炉”。
理念创新:树立以党员为中心的鲜明导向。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组织生活创新首先要更新理念。要打破传统的 “灌输式”“说教式” 思维模式,树立以党员为中心的鲜明导向,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激发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的内生动力。一是要强化服务意识,党组织生活要围绕党员的成长需求、工作需求、生活需求来开展,把党组织生活打造成服务党员、关爱党员的平台。例如,针对青年党员职业发展需求,开展职业规划指导、业务技能培训等活动;针对老年党员生活需求,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文体娱乐等活动。二是要强化互动意识,改变过去党组织 “唱主角”、党员 “当听众” 的局面,构建互动式、参与式的党组织生活模式。通过开展专题讨论、辩论交流、经验分享等活动,让党员主动参与到党组织生活中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互动交流中深化认识、增进共识。三是要强化开放意识,打破党组织之间的壁垒,开展跨单位、跨领域、跨行业的党组织生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要邀请群众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党外人士等参加党组织生活,增强党组织生活的开放性和影响力,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内容创新:打造贴合实际的 “菜单式” 内容体系。内容是党组织生活的核心,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党员队伍特点,创新党组织生活内容,打造贴合实际、形式多样的 “菜单式” 内容体系,让党员有更多选择。一是要突出政治引领,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辅导讲座等形式,引导党员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要紧扣中心工作,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单位的重点任务来设计党组织生活内容,使党组织生活成为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有效平台。例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开展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探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开展 “我为企业解难题” 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深入企业了解需求、提供帮助。三是要贴近党员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党员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党组织生活内容。例如,针对青年党员,开展创新创业交流、青年论坛等活动;针对机关党员,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针对农村党员,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政策宣传等活动。四是要融入红色元素,将红色教育作为党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到革命圣地、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形式创新:构建多元化的组织生活载体。形式是内容的表现方式,要创新党组织生活形式,构建多元化的组织生活载体,增强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要推广 “线上 + 线下” 融合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线上党组织生活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 APP、视频会议等载体,开展线上学习、线上讨论、线上交流等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例如,针对流动党员难以参加组织生活的问题,通过线上平台为其提供学习资料、组织线上会议,确保流动党员 “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利用线上平台开展 “微党课”“微讨论” 等活动,让党员随时随地参与学习交流。二是要丰富线下活动形式,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实地调研、红色研学、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党组织生活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例如,开展 “红色足迹寻访” 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重走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感受革命历史的艰辛历程;开展 “角色扮演” 情景模拟活动,让党员模拟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实地调研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三是要推行 “实践 + 体验” 模式,将党组织生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党员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例如,组织党员开展 “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深入社区、乡村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健康义诊、政策咨询等志愿服务;组织党员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应急抢险等任务,在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机制创新:健全规范高效的保障体系。机制是党组织生活有序开展的保障,要创新党组织生活机制,健全规范高效的保障体系,确保党组织生活高质量开展。一是要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明确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 “一岗双责”,将党组织生活开展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二是要健全供需对接机制,建立党组织生活内容 “需求清单” 和 “供给清单”,定期收集党员的需求和意见建议,根据需求清单制定供给清单,实现党组织生活内容与党员需求的精准对接。三是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将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的表现纳入党员积分管理,作为评优评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表现突出的党员给予表彰奖励;对无故不参加党组织生活、参与度不高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督促其整改。四是要健全资源保障机制,加大对党组织生活的投入力度,保障党组织生活所需的经费、场地、设备等资源。同时,要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党组织生活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党组织生活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新时代党组织生活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努力。要坚持守正创新、求真务实,不断更新理念、创新内容、丰富形式、健全机制,推动党组织生活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