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2025-2035年)》,为未来十年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绘就了清晰蓝图,更深刻指出技术多元化与全产业链生态重构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前瞻布局储能赛道的典范,今年7月,运达能源科技集团旗下运达智储与国内领先的锂电池制造商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规划,至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突破1.8亿千瓦,锂离子电池仍将占据主导地位;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超越2.4亿千瓦,固态电池技术将迎来量产突破的临界点;展望2035年,装机容量目标直指3亿千瓦,氢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在这一宏大背景下,产业界的战略合作与协同创新正加速推进,成为落实国家战略、构筑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实践。
运达智储与楚能新能源的此次合作,源于双方对全球新能源产业广阔前景的深刻共识与坚定信心,运达能源科技集团总经理程晨光与楚能新能源总裁黄锋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未来,双方将重点聚焦技术协同开发与产业链价值共创两大核心领域,旨在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资源整合,共同应对市场挑战,捕捉发展机遇。
程晨光在仪式上着重阐述了此次合作的战略意义与实施路径。他指出,楚能新能源在储能电芯的研发与制造领域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而运达智储则在新能源装备制造及系统集成方面积淀了深厚经验。双方优势结合,将极大提升在储能整体解决方案上的综合竞争实力。他期待与楚能新能源紧密合作,共同突破多场景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把握各国绿色能源政策机遇,加速海外市场战略布局,携手引领储能行业的创新发展。
楚能新能源总裁黄锋在签约仪式上表达了对锂电池及储能产业长期发展潜力的看好,以及对合作前景的殷切期望。他表示,与运达智储的强强联合,将有力推动先进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进程,为全球客户交付更具价值的高品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运达智储与楚能新能源将依托共同构建的创新研发平台与稳定高效的供应链协同机制,持续加速技术在具体产品与解决方案中的融合应用,共同开拓国内外广阔市场,为全球能源体系的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