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星海

一、皇甫谧颂
万曲千章颂玄晏,龙吟凤歌彻瀛寰。
赫赫中华针之祖,煌煌国史留芳名。
始辟混沌苏万象,拯救百姓盛晋时。
甲乙鸿文乾坤定,文风丕振史长存。
永垂后世之绘事,甘雨仁风德烨天。
针祖脉延千余载,华魂浩然万古传。
【创作背景】此颂2003年8月15日作于甘肃灵台朝那镇寓所,诗人以饱满的热情和崇高的敬意,颂扬了皇甫谧作为针灸鼻祖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

二、皇甫谧雕像建造略记
故地朝那,钟灵毓秀。始自汉代,南北文化,交流益畅,中华文明,亦交汇于此。魏晋后,其发展之迅迈,与时而增。举凡政治、经济、文艺诸端,靡不追步中原,勃兴之盛况灿然可观,人文卓立当时,蔚为先进者。首推针灸鼻祖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遂开创世界针灸之先河,名垂青史,此皆古代朝那人士聪明才智之显然,咸令人瞻式不已。
前贤往迹,累代承传而弘扬,赖以保全续绝而光大。今逢新世纪,特雕镌皇甫谧像树立镇中,讵以时世变迁,以兴文化而惠来兹,广为流传。俾观者仰先哲之高风而立德立志,感故里之文明而爱国爱乡。
镇之新兴,昭而已见,至言贸易,则名振陇东,工贾云集,更成通商之埠,驰誉四方。至于永镌开发之举,则溯全镇人民之功德,永垂后世。是当大有助于当今之建设,增进热爱桑梓之情怀者。惟盼国中达人,海外名宿,共图大业,庶几共观厥成,则为幸甚。
中共朝那镇委员会
朝那镇人民政府
二00三年九月十九日
【创作背景】史星海先生,祖籍中国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与皇甫谧是“同乡”。2003年9月,史星海先生为家乡灵台县朝那镇标《皇甫谧雕像》撰文,灵台县朝那镇人民政府勒石树碑永久纪念。作者史星海并撰书手记,现存放于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皇甫谧资料展室内珍藏。

三、皇甫谧逸事
千百年青史,知是何年风月。皇甫谧逸事,尽归此处楼台。
【创作背景】此诗2004年3月18日作于“古灵台”二楼,表达了诗人对皇甫谧历史事迹的感慨与追忆。

四、灵台玄晏祠
晋代皇甫谧,卓著勋猷垂奕世。灵台玄晏祠,永留惠泽耿千秋。
【创作背景】此诗2004年6月26日作于甘肃省灵台县三贤祠,诗人对皇甫谧的功绩和灵台玄晏祠的纪念意义进行了高度赞扬。

五、皇甫谧广场
此地饶千秋风月,偶来拜玄晏先生。
【创作背景】此诗简短而意境深远,作者于2010年3月27日作于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皇甫谧广场,表达了诗人对皇甫谧的敬仰和拜谒之情。

六、灵台书台山
清风一握自为笑,玄晏遗事传古今。
【创作背景】此诗2011年9月9日作于灵台县书台山,诗人以清风为喻,表达了对皇甫谧事迹流传千古的感慨。

七、皇甫谧陵园
日月双悬玄晏墓,乾坤半壁张鳌坡。
【创作背景】此诗2011年9月9日作于甘肃省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皇甫谧陵园》,诗人以日月双悬、乾坤半壁等宏大意象,描绘了皇甫谧陵园的庄严与肃穆。

八、荆山皇甫谧祠
明光壮丽钟灵地,山色呈华玄晏祠。
【创作背景】此诗2011年9月9日作于甘肃省灵台县荆山皇甫谧祠,诗人以明光壮丽、山色呈华等词语,赞美了皇甫谧祠所在之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

九、灵台皇甫谧遗迹
灵台方寸天地间,斜月三星挂冠还。
自是密国多圣贤,玄晏诗文惊时彦。
晋代大师皇甫谧,医理针经泽后世。
移风敦俗轻权贵,浩月当空万古传。
【创作背景】此诗2011年9月9日作于甘肃省灵台县“古灵台”,诗人以灵台方寸、斜月三星等富有哲理的词语开篇,随后对皇甫谧的诗文、医术、针经以及高尚品德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颂扬。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皇甫谧的无限敬仰和赞美之情

十、皇甫谧文化感怀
(一).《谧韵长存》
廿载风尘忆旧章,谧公遗泽润八荒。
银针渡世仁心暖,典籍传薪墨韵长。
淡泊浮名归野径,躬耕杏林济苍茫。
今朝再诵先贤志,文化薪火永未央。
【创作背景】此诗2024年2月15日作于甘肃兰州寓所。聚焦皇甫谧精神,作者以“银针”“典籍”呼应针灸与《针灸甲乙经》,“淡泊浮名”体现皇甫谧拒绝仕途的品格,尾句强调皇甫谧文化传承的恒久性。
(二).《皇甫谧赞歌》
廿年回首话谧公,一脉文光耀古穹。
刺骨疗疾传妙术,著书立说启愚蒙。
山间采药云为伴,笔下成章世所崇。
莫道斯人已远逝,清芬犹在万民中。
【创作背景】此诗作2024年2月9日除夕作于甘肃兰州,强调皇甫谧文化传承。作者通过“刺骨疗疾”和“著书立说”,概括皇甫谧一生的医学与文学成就。“山间采药”描绘其隐士生活,尾句“清芬犹在万民中”突出皇甫谧文化影响力。

(三).《皇甫谧感怀》
廿载前尘梦未休,谧公风骨自风流。
身兼医圣兼文杰,心系苍生系九州。
针石无声祛痼疾,诗书有韵载春秋。
今朝重振先贤业,共筑华章耀乾坤。
【创作背景】此诗2025年10月1日作于甘肃兰州寓所,是其个人感悟与时代联结。二十二年前(约2003年),史星海先生从事家乡皇甫谧文化十余载,为弘扬中国皇甫谧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大力表彰。作者以“身兼医圣”凸显其双重身份,“心系苍生”升华精神,尾句“今朝重振先贤业”。联系当代弘扬使命,造福桑梓,扭转乾坤,情感真挚,读后让人十分的敬佩!

【总 结】这十首原创诗词,是作者史星海先生从不同的角度,结合历史语境与皇甫谧精神(如“针灸鼻祖”的学术贡献、淡泊名利的品格等),融入皇甫谧生平事迹、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感或针灸医学的智慧写就。这不仅仅是对中国皇甫谧历史事迹和卓越贡献的深情颂扬,也是著名诗人史星海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圣贤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
附录:史星海先生简介

史星海先生,1971年5月28日出生,现年54岁,祖籍中国甘肃省灵台县人,与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是“同乡”。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中国皇家资本创始人、全球通证经济研究者、VC(Venture Capital)和PE(Private Equity)投资人。
史星海先生, 1989年3月参加工作,当过兵,先后担任过兰州军区某集团军政治部新闻干事、部队军报专职记者,中国中央电视台编辑记者、栏目主任和艺术总监等职务。
史星海先生,现担任皇家国际投资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全球化商界领袖俱乐部董事局主席、全球化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全球化高端智库理事长、星驿国际投资控股(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长、星驿数字经济产业(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史星海先生,早期主要从事中国诗歌、小说、随笔、纪实文学等题材创作领域。2003年以后,主要从事世界皇甫谧文化学术思想研究、皇甫谧文化遗产整理翻译出版工作,其主编出版的500余万字《皇甫谧遗著集》(中文版、古籍版和英文版),均填补了国内外皇甫谧著作整理翻译出版领域多项重要历史空白,具有极高的阅读、欣赏、宣传和珍藏价值,对于整个世界皇甫谧文化研究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分别荣获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第十一届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首届甘肃省皇甫谧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被外界誉为中国皇甫谧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先行者、传播者和捍卫者。
2018年至今,史星海先生主要从事全球化商界区块链、数字资产、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众多世界前沿高科技价值投资领域,在金融投资、项目落地开发、数字经济产业化、国际贸易合作等业务版块,成功帮助了国内外三十多家企业和优质项目完成投融资和IPO上市,是一位资深文化人、媒体人和投资人。
史星海先生,从事文学创作、新闻媒体、经济研究、风险投资、金融证券和互联网领域已30余年,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解放军报》、《人民军队报》、《世界日报》、《中日新报》等国内外上千余家报刊、杂志发表文学、新闻、学术、书法等各类作品1500余篇。出版著作有: 诗歌《雪神》;长篇小说《无情世代》、《女人系列三部曲》;纪实文学《全球艾滋病追踪》;随笔集《秋梦无痕》;学术专著《唐人牛僧孺研究》、《中国皇甫谧研究全集》(两部)、《皇甫谧遗著集》(中文现代版、中文古籍版、外文版)等各类文学著作10余部1200余万字。荣获国内外世界级、中国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文学、学术、新闻、书法等权威大奖60余次。部分文学作品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等语种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发表,少量作品被国内外重点报刊、杂志所转(连)载。
2024年1月15日,鉴于史星海先生在国内外文艺,经济,政治等众多领域的重大社会影响力,经海内外有关各界名人及世界名人研究院国际传记中心等权威文化机构大力举荐,其个人近照、人物辞条和杰出成就等入编大型人物辞书2024中英双语版《世界名人录》(综合22卷·文化卷•中国)。其主要事迹随着这部巨典传播海内外,被世界名人研究院评为世界文化名人、第七届世界文化交流伟大贡献奖得主,并授予“世界文化大使金质勋章”荣誉称号,被特聘为世界名人研究院终身院士和世界名人研究院副院长(终身制)职务。
史星海先生,其主要事迹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甘肃日报等海内外上百家新闻媒体均做过广泛报道。其传略已被编入《中国当代青年作家作品集》、《中国名人大辞典》(1993年中文版第20卷)、《世界名人录》(2024年中英双语版综合22卷•文化卷•中国)、《中国硬笔书法作品集》等二十余部权威性书籍。
史星海先生,将矢志永远秉承创新精神,用客观、冷静、专业视角,不断创作和分享各种个人观点,记录全球化时代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