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核心产品“中医辅助诊断软件”正式斩获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一里程碑式事件不仅标志着该产品通过权威合规认证,更意味着长期受制于标准化难题的中医智能辅助诊疗领域,迎来了兼具技术深度与临床价值的突破性进展。作为国内极少数实现《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核心病证AI筛选全覆盖的创新产品,其从架构设计到功能落地的全链条创新,正重新定义中医辅助诊疗的行业标准。

独立软件架构,打破硬件依赖桎梏
在中医AI领域,“硬件绑定”长期以来是制约技术普及的关键瓶颈——多数产品需依托特定诊疗设备或第三方软件运行,导致医疗机构采购成本高、部署灵活性不足,基层机构更是难以负担。知医邦中医辅助诊断软件的核心突破之一,便是采用独立软件架构设计,彻底打破这一桎梏。该产品无需绑定任何专用医疗器械硬件,也不依赖第三方软件支撑,可直接适配各级医疗机构现有的通用计算机设备。
再加上知医邦一直秉持“重软件、轻设备”的产品理念,这种轻量化部署模式可使医疗机构的采购成本巨幅降低,让优质的中医辅助诊断能力得以快速下沉至基层,有效缓解中医诊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246个证型54种病证,实现辨证辨病全覆盖
中医诊断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但传统诊疗中存在的经验依赖性强、辨证逻辑模糊等问题,一直是AI落地的核心障碍。知医邦软件的破局之道,在于构建了深植于经典理论的系统化AI建模体系,实现了《中医诊断学》246个证型、《中医内科学》54种病证的全覆盖,彻底改变了行业内多数产品聚焦单一症状或部分证型的局限。
产品核心算法以中医诊断学专家朱文锋教授提出的“双层频权剪叉”算法为基础,创新性融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经典辨证方法,构建起标准化的证素辨证体系。这一体系的关键创新,是将中医诊断的核心要素——“证素”进行量化拆解,把患者的症状信息转化为病位、病性两大核心维度的可计算指标,通过加权运算实现证名的精准生成。这种将传统中医“模糊智慧”转化为可量化数字逻辑的建模方式,既保留了中医整体观念的精髓,又实现了辨证过程的标准化。在临床反向验证中,知医邦中医辅助诊断软件的辨证结果完整率达到100%,准确率平均值达到95.8%。
六大模块整合,复刻“四诊合参”诊疗精髓
中医诊疗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而如何将多维度诊疗信息转化为AI可识别的有效数据,是行业普遍面临的技术瓶颈。知医邦软件通过整合既往史、体质、主诉、舌象、脉象、体征六大核心模块,构建了多维度信息融合的诊断体系,完美复刻了中医整体诊疗的思维逻辑。

在数据采集层面,软件设计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双轨处理机制:对于姓名、性别、主诉、既往病史等结构化信息,采用标准化术语录入确保数据规范性;对于舌象、脉象等非结构化信息,则支持导入知医邦舌象仪拍摄的舌面图像、知医邦脉象仪采集的腕脉波谱。
数据处理流程形成完整闭环:首先通过术语标准化引擎,将通俗描述转化为符合《中医诊断学》国家标准的专业术语;随后运用知医邦的四项舌诊专利技术,从舌象图像中提取舌质、舌苔等12项特征参数分析舌的寒热、虚实、燥湿、亏滞,脉象波谱则通过知医邦的另一项脉诊专利技术,分析脉的位、数、形、势,获取脉率、脉势等8项核心指标;再依据证素辨证模型计算病位、病性积分;最终通过证素组合规则生成标准化证名诊断。这一流程不仅解决了传统诊疗中信息描述不统一、特征提取不精准的问题,更实现了“四诊合参”的数字化落地。

临床深度赋能:界定核心定位——非“辨证参考”,乃“辅助诊断”
与仅提供辨证参考的软件不同,知医邦中医辅助软件是辅助诊断的“诊疗伙伴”,可直接参与诊疗流程并输出倾向性辨证结论,真正实现“AI赋能而非替代”的临床定位。
在辨证结论输出后,该软件还会提供个性化诊疗建议,其方剂筛选系统更是彰显了技术严谨性。该系统依托统计学、概率论及拓扑学运算,从历代100098首方剂中精准筛选适配方案:首先剔除12味以上大方及单味药单方,筛选出辨证论治得分前100位的候选方剂;再提取高频药材构建基础方;再提取高频药材构建基础方,选取6味辨证高分药材作为君臣药;随后从1538组药对中挑选辨证得分最高且含君臣药的组合夯实疗效,从204种药引中选取两味作为佐使;最后通过配伍禁忌校验(剔除十八反、十九畏药材)、合规性校验(剔除药典禁用药材)、经济性校验(剔除高价药材)三重审核,生成一个适配的方子。

这种严谨的筛选逻辑,既保证了方剂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又兼顾了临床实用性,为年轻医师提供可靠诊疗支撑的同时,也帮助资深医师优化诊疗效率,在多家三甲医院的临床试用中,获得了85%以上的医师认可率。
合规引领行业:开启中医数字化新征程
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获取,不仅是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与技术先进性的权威背书,更标志着中医辅助诊断软件正式迈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知医邦中医辅助诊断软件通过理论建模标准化、覆盖全面化、临床应用实用化的三重突破,成功破解了中医辅助诊疗领域“标准化难、覆盖不全、实用性弱”的三大行业痛点。

目前知医App、看舌头App、汤头App均已嵌入了“中医舌面图像处理软件”和“中医辅助诊断软件”两项注册医疗器械的内核数据与核心技术。展望未来,该产品将进一步深化与各级医疗机构的合作,通过临床数据反哺模型迭代,持续提升诊断精准度;同时计划接入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助力医共体内部诊疗标准统一与资源共享。作为中医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产品,知医邦中医辅助诊断软件不仅为医疗机构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诊疗工具,更为中医药标准化、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推动传统中医药在数字时代实现高质量传承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