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中国首部AI概念国风音乐剧《心安东坡》有感
【作者】 史星海
最近,苏东坡再度成为了中国文化界的焦点。2025年11月8日晚,随着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宣布第三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开幕,国产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也在开幕仪式后同步首演。它犹如一缕清风,拂去历史尘烟,将北宋文豪苏东坡的精神世界以诗意的旋律与戏剧的张力重新唤醒!
我说的这个焦点,就是第三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开幕大戏——中国首部AI概念国风音乐剧《心安东坡》。全剧以穿越历史时空的方式展现“00后”小灵带着AI“坡叔”与一千年前的历史人物苏东坡相遇的一段奇幻经历,以音乐剧的艺术形式表现苏轼谪居海南三年期间最终完成《东坡易传》《东坡书传》及《论语说》 (即“海南三书”)的全过程。
我也有幸应邀观赏了这场音乐剧的首次演出。该剧并非简单地复述苏轼的生平,而是以“心安”为整个轴心,深入挖掘苏东坡人生起伏中的精神求索与文学境界,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首先, 该剧开场白被一声惊雷“空山凝云震天响,平地惊雷九重天"穿过历史时空,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至琼州昌化军(今海南省儋州市)安置,日夜兼程,逃难至南海一隅。观众被 “惟我心安,俯仰无忧,此身今在何方,魂似浮云飘荡;心无安,念无垢,任我千里行走,身无病,梦无疚,任我沧海泛舟”的宽阔精神境界所震撼!
随着一阵悲伤音符与苏东坡先生诗词的背影朗诵,千年历史的帷幕便缓缓的拉开了。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将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一生搬上了中国海南自贸港的广阔艺术舞台。
这部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作品,不仅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穿越千年历史时空的心灵对话,让我在伤感音符与中国古典诗词之间,触摸到了苏东坡先生那颗炽热而坚忍不拔的赤子之心!

一、主题立意明确:以“心安”为魂,重构文人风骨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出自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的词句,成为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全剧的精神锚点。《心安东坡》巧妙地将“心安”作为叙事的主线,贯穿苏轼一生的贬谪流离。从黄州的“东坡居士”到惠州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再到儋州的“天涯海角”,整个剧作不以悲情渲染苦难,而以豁达展现其“随缘自适”的生命哲学。这种主题设定极具现代意义:在焦虑与漂泊成为时代症候的当下,苏东坡先生的“心安”不再是被动的忍耐,而是一种主动的精神建构。整个剧作通过音乐与戏剧的完美融合,将中国古典文人的“穷则独善其身”升华为一种超越境遇的生命智慧,实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戏剧的相互转译。

二、音乐与剧情融合:奏响了苏东坡的生命乐章
首先,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我认为在音乐创作上可谓匠心独运。每一首歌曲都仿佛是为苏东坡量身定制,与剧情紧密相连,共同奏响了他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尤其在表现苏东坡少年得志、意气风发时,音乐激昂欢快,旋律如潺潺溪流般轻盈灵动,仿佛让人看到了他金榜题名、才华横溢的潇洒模样。那欢快的节奏,跳跃的音符,仿佛是他内心喜悦与自信的完美写照,让观众也不禁为之振奋,为他那充满希望的未来喝彩。
其次,随着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整个剧情历史脉络开始转向苏东坡遭遇政治挫折、被贬海南儋州时,音乐风格陡然就开始转变,变得低沉而悲怆。悠扬的旋律中透露出无尽的哀愁与无奈,仿佛是他内心孤独与痛苦的倾诉。那如泣如诉的歌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感受到了苏东坡先生在逆境中的挣扎与坚守。这种音乐与剧情的完美融合,不仅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苏东坡的内心世界。

三、角色塑造独特:立体鲜活,展现了苏东坡的多面人生
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我认为在整个角色塑造上可谓下足了功夫。所有演员们通过他们精湛的艺术表演,将苏东坡先生这一历史人物塑造得立体而鲜活,展现了他多面的人生。
首先在这个舞台上,苏东坡先生既有作为文人的才情与浪漫,在月下吟诗作对,挥洒笔墨,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又有作为政治家的担当与气魄,在面对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为民请命,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情怀。同时,整个剧情中还展现了苏东坡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与生活。他与妻子王弗的深情厚谊,在剧中得到了细腻的刻画。当王弗离世后,苏东坡那种悲痛欲绝的神情和唱段,让观众为之动容,感受到了他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
此外,苏东坡与弟弟苏辙的兄弟情谊,也在整个《心安东坡》剧情中展现得活灵活现,让观众看到了他作为兄长对弟弟的深情关爱与呵护。

四、舞台呈现完美:展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的舞台呈现,我认为是一场堪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舞台布景精美绝伦,将北宋时期的繁华景象与自然风光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繁华的汴京街头到宁静的琼州海峡乡村,从热闹的市井到幽静的椰树竹林,每一处场景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画卷,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历史时代。灯光设计也别具匠心,随着剧情的发展,灯光的变化巧妙地营造出了不同的氛围,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
此外,我认为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在舞蹈表演也是该剧的一大亮点。舞者们通过优美的舞姿,将苏东坡的情感与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无论是欢快的舞蹈还是悲情的独舞,都让观众感受到了苏东坡先生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变化。

五、语言风格独特:文白交融,诗剧一体,意味深长
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在语言风格上实现了文言与白话、诗词与口语的巧妙融合。该剧中人物对白以现代汉语为主,但关键情节常以苏轼原词直接吟诵或演唱,形成“文白交融,诗剧一体”的自有独特风格。例如,在苏轼与弟弟苏辙分别的场景中,剧中并未使用大量对白,而是以《水调歌头》的片段穿插其间,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替代千言万语,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凝练之美,又增强了情感张力。这种“以诗代语”的处理方式,使得该剧作具有浓厚的文学气质,也体现了对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尊重与创新。

六、文学意象舞台化重构:诗、歌、舞的三重交响
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最令人称道之处,我认为在于将苏轼先生诗词中的经典意象进行了舞台化的诗意重构:
1.“大江东去”的时空流动剧中以合唱与交响乐演绎《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旋律如江水奔涌,配合舞美设计中的流动光影,将历史的苍茫与个体的渺小具象化。舞台上的“江”既是地理的长江,也是时间的长河,更是苏轼内心情感的象征性投射。
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隐喻在表现黄州时期的生活时,该剧作以“雨”为重要意象。舞台烟雨朦胧,苏轼撑伞独行,配以低吟浅唱,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心境具象呈现。这里的“雨”既是自然之雨,也是仕途风雨,更是心灵洗礼的象征。
3.“明月几时有”的宇宙追问《水调歌头》的演绎被置于中秋之夜,舞台以圆月为背景,通过光影变化与舞蹈编排,展现苏轼对天地、人生、亲情的哲思。音乐由婉转至高亢,最终归于宁静,完成了从个人情感到宇宙意识的升华。这些意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音乐剧的综合艺术手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东坡美学”语言体系,使得中国古典诗词在当代舞台上重获生命。

七、文化内涵深厚:传承与大力弘扬苏东坡精神
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一部艺术类作品,更是一部传承和大力弘扬苏东坡精神的文化载体。苏东坡一生历经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在逆境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该剧中通过苏东坡的故事,向观众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像苏东坡一样,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勇敢地面对生活。
同时,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还弘扬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观众在欣赏音乐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八、人文精神的当代回响:苏东坡精神的现代启示意义
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我认为它不但是一场文化艺术演出,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更是一次文化寻根与精神疗愈。苏轼之所以千年不朽,在于其人格的完整性与精神的包容性。该剧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更突出其作为“士大夫”的责任担当与作为“普通人”的情感温度。
在该剧中,苏轼在贬谪中仍兴修水利、推广农耕、教化百姓,体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儒家理想。同时,他对妻子王弗的追忆、对兄弟苏辙的牵挂、对美食与生活的热爱,又使其形象更加立体可感。这种“既出世又入世”的人生姿态,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最高体现。尤其是其”在困境中保持尊严,在平凡中追求诗意”的生活态度,在当代社会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

九、最动人的结语:一场跨越千年诗意归来的回响
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就是一场最动人的历史回响。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而苏东坡精神就像一盏明灯,它不只为我们讲述过去,更为我们照亮前路。正如该剧中那句贯穿始终的低语:“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而正是这逆旅中一盏温暖的灯,让我们了解到了苏东坡先生在逆境中旷达襟怀的历史真相,更让我们从中汲取到了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我观罢此剧后,彻夜难眠,仿佛也随着苏东坡走过黄州风雨、岭南烟瘴、海角天涯,最终在“心安”二字中寻得归处。“一片丹心著文章,我不能死,我要活着,不负此生,让人心生惆怅……”该剧在最后结尾时的洪亮余音久久在我耳边回响……人生只有闯过苦海波涛,彼岸就会景美如花!风卷云荡,世态无常;潮起潮落,心归何方!当晚夜深人静时,我就写了《忆苏东坡•海南行迹怀古》10首,于2025年11月13日在《儋州日报》已刊出发表,尽显坚韧力量,以怀念这位苏东坡先生精神伟大之再现!

渡海北归听风涛,泽荫后世放光芒。总之,我认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海南三书”,众人多都重视苏轼的各种诗词影响力,只知道他是大文豪,而忽略了其历史贡献,不知道他还是一个卓有成就的经学家和思想家!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以文学为根,将苏轼的精神世界从纸面文字中解放出来,以音乐为翼,以戏剧为桥,通过音乐、剧情、角色塑造、舞台呈现等多种艺术手段,赋予其声音、色彩与温度,将其一生生动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苏东坡精神世界的伟大。这不仅仅是对一位伟大文人的致敬,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性精神”的深情礼赞!
当然,大型音乐剧《心安东坡》作为第三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开幕式首次演出及中国海南自贸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历史节点的献礼之作,无疑是具有着重要历史性意义的。该戏剧中所展现出的东坡家风、为民情怀、豁达胸襟,这正是我们当下社会亟需的精神养分。
在此,让我们以苏东坡先生为榜样,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笃定前行,相信自己,相信奇迹,将中国历史上苏东坡先生 “此心安处即吾乡”的精神重新激活,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以此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