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始,北京圣佳艺术中心将精心呈现“墨薮星辉——柳溪书屋藏清代民国百家书法展”。据圣佳艺术中心负责人薛世清介绍,此次展览是该中心精心策划的重要私人藏家专场,届时将展出清代民国100位书家的114件书法精品。北京圣佳艺术中心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品门类的展览与学术交流,特别是组织国内外顶级中国艺术品藏家收藏的专题性学术展览,在中国艺术圈和收藏圈有着很好的口碑,更是拥有很多粉丝观众。这些不同艺术门类的高品质展览给参观的市民观众们带来艺术之美的享受。

圣佳艺术中心负责人薛世清陪同海外藏家参观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于笑介绍,这次以清代、民国传统书法为主题的一百家书作的展览,又由一个藏家多年收藏,这个形式的展览在国内是很少见的。收藏家柳溪书屋主人受“小莽苍苍斋”田家英先生学者型收藏的启发,二十年来致力于收藏书法,以中国书法史为依托,以艺术价值为内核又兼顾书法的历史文化价值,将所收藏书法设定在清代、民国这个书法史上的重要时期。收藏家对其收藏专题的作者是包容而多元的,注重收藏体系和脉络的建立,而对书法的真伪和品鉴又是极其严谨的,藏品大多购自国内大型艺术品拍卖机构及荣宝斋、朵云轩、文物商店等公家经营机构。此次展览中的展品是首次集中面世,这种专业的专题性系统收藏,无论是作者、作品以及艺术形式及数量的综合规划和考量,对当下艺术品收藏市场都是很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

策展人于笑正在向嘉宾讲解
于笑还说,北京圣佳艺术中心的这次百家书法展是除了博物馆之外的,能通过一次展览就能看到清代至民国众多书法大家及历史文化名人真迹的特展,文化信息含量很丰富,是一次学习清代、民国书法史及了解当下艺术品收藏的重要机会。

策展人于笑正在向嘉宾讲解
展览展出有清早期学者杨宾、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等书法,清代中期张照、刘墉、英和、王文治等帖学大家书法,清中晚期朱为弼、何绍基、汤贻汾、陈孚恩、杨沂孙等大家,还有赵文楷、张之万、陈冕、王寿彭、陆润庠、翁同和、刘春霖等清代科举状元书法。民国帖学代表书家白蕉、沈尹默、潘伯鹰书作,碑学代表书家曾熙、李瑞清、于右任、郑孝胥等书作。民国政要如黄兴、曹锟、徐世昌、吴佩孚、张人杰、胡汉民、杨度,学者文士如俞樾、章太炎、朱祖谋、罗振玉、梁启超、柳亚子等,以及张大千、徐悲鸿、溥儒、马晋等近现代画坛大家书法。展览为期一周,至11月30日结束。
墨薮星辉——柳溪书屋藏清代民国百家书法展前言
策展人:于笑

傅申题“柳溪书屋”
中国书法是极具东方艺术特色的文化瑰宝,建立在具有悠久历史的象形文字—汉字的书写基础上,代表了东方美学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毫不夸张的讲中国书法艺术在世界上是完全和西方造型艺术并驱的艺术双璧,这种东方审美范式和文化精神是由中国主导的汉字文化圈所建立的。清代民国时期的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虽然比不上晋唐和两宋时期大师辈出,但论及书法艺术发展由帖转碑的重要转变,书法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作为传统书法形式的集大成而开启后来的书法现代化这个意义上来说,清代民国这个时期的书法意义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往往是被以往书法研究所忽视的。
柳溪书屋藏清代民国百家书法,时间跨度主要是清中期到民国,这个时间段是古典书法帖学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碑学书法从萌芽、发展到全盛的时期,最终在民国晚期又实现了碑帖的融合发展。一个成功的艺术收藏肯定是要以学术来带动的,藏品要有时代分期,数量上要有一定规模。对于书法收藏,柳溪书屋藏品就做到了专题性和系统性,这次展览的一百位书家和书作是丰富多彩的,可谓百家争鸣,群星闪耀,这些藏品整体性回归到市场最后反过来会推动艺术市场的成熟发展。
汉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神圣的,是中华文明数千年连绵不绝的活化石。汉字书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历史上受过传统教育的中国人把写好汉字作为自己人生的重要使命和追求,所以中国书法的发展和传承是深入中国人骨髓的文化基因。书法当然是艺术,但绝不仅仅是艺术。作为收藏者的柳溪书屋主人对于清代民国时期一百位书写者这份名单的挑选与取舍,肯定会把书法的艺术性标准放在重要位置,其中不乏书法大家,但书法作为艺术之外还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个展览中百位作者的身份、书法风格和类型是多元而包容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展览呈现的意义也是十分大的。

展览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