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深刻重构与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突破以光刻胶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核心材料技术,已成为我国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与安全发展的关键环节。近日,“2025光刻胶及集成电路材料先进技术和产业应用研讨会”在上虞成功召开。大会以“光刻突围 材聚绍兴”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各环节的逾百家单位、两百余位顶尖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谋光刻胶及集成电路材料的创新与产业突破。
本次研讨会紧扣产业痛点,致力于构建高效的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深度交流与务实合作,促进创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与产业化应用进程。在主题论坛环节,多位权威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围绕光刻胶的多元应用场景、各类技术路线及产业链配套,作前沿技术、市场趋势与行业前景的深度报告。会议还设立“光刻胶产业链及配套材料”与“聚焦AI算力时代 集成电路用湿电子化学品及电子特气”两大专题论坛,为与会代表提供前瞻洞察与思想碰撞的平台,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成果丰硕。
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地与产业高地,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会上集中签约了含氟电子新材料产业化项目、碳化硅涂层件项目、半导体晶圆载具等多个优质产业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生动诠释了“材聚绍兴”的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夯实了上虞在集成电路材料领域的综合实力与产业根基。
据介绍,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作为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依托扎实的精细化工与装备制造基础,在半导体装备及材料领域,特别是光伏装备、半导体辅材、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及液晶电子材料等领域具有一定基础,正全力打造半导体关键材料与核心装备的一站式供应园区。截至目前,经开区已引进23家半导体关联企业,其中包括6家上市企业,2024年半导体产业经济总量突破185亿元,呈现快速成长态势。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位于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八亿时空上虞电子材料基地。该基地近期建成了国内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八亿时空董事长赵雷表示,公司正稳步推进产能扩展,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形成年产200至300吨高端光刻胶树脂的能力。“光刻胶国产化进程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及产学研各方的协同努力,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为企业和绍兴半导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赵雷说。
据悉,本次会议由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主办,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巨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界咨询(OPTO)联合支持。(成波 袁伟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