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满江红•舟山群岛谒先烈》
烽烟暗卷海天东,铁骨埋名剑气雄。
半纸丹心藏虎穴,千秋碧血映旗红。
风摇松柏如君语,月照寒碑似剑锋。
莫道英魂归故土,山河万里正腾龙。
注:“舟山群岛谒先烈”,是指拜谒中国最大群岛——浙江舟山群岛风景区名胜遗迹,以表达对吴石将军等逝者的追思与敬意。首联以“烽烟”“铁骨”,勾勒吴石将军身处乱世、隐忍待发的壮怀;颔联“半纸丹心”,暗喻其潜伏敌营传递情报的智勇;“碧血旗红”,象征其无名烈士牺牲换来的革命曙光;尾联以“山河腾龙”,指告慰英灵,今日中国已如巨龙腾飞!
二、《鹧鸪天•敬谒吴石将军》
冷雨敲碑夜未央,孤坟遥对海峡长。
当年密电惊雷动,此日忠魂化鹤翔。
星作眼,剑为芒,千秋功业字泪行。
冬风莫问归何处,遍野山花是旧裳。
注:上阕我以“冷雨”“孤坟”,指其渲染肃穆之氛围;“密电惊雷”,这里是指其传递情报的惊险;下阕“星眼剑芒”,喻其精神永存;“山花是旧裳”,这里是指寄寓英魂永驻山河!
三、《五律•遥祭西山无名碑》
青史埋名处,寒碑立晚风。
丹心昭日月,赤胆贯霓虹。
海峡波涛怒,神州旗帜红。
今朝酹酒去,长啸向苍穹。
注:“西山无名碑”,是指无名英雄广场(无名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市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为纪念1950年代为解放台湾而光荣牺牲在台湾省的我党隐蔽战线无名英雄们。纪念广场占地3000平方米。首篇“青史”“寒碑”,这里喻指吴石将军等革命先烈隐功埋名的历史;颔联“丹心赤胆”,直抒其忠贞;颈联“海峡波涛”,暗喻海峡两岸未统一之憾;“神州旗红”,则指告慰其牺牲之志;尾联“酹酒长啸”,此处是表达后辈的追思与誓言!
四、《七律•缅怀吴石将军》
螺洲少年志气昂,黄埔深情报国长。
潜伏虎穴传密语,碧波映晓破苍茫。
丹心不惧惊涛恶,忠骨何辞铁狱霜?
七十五年今又念,曙光迎来照八荒。
注:本诗词我以“惊涛”、“碧波”、“虎穴”、“曙光”为核心意象,融合吴石将军“密使一号”、“廉石精神”等历史符号,既呼应毛泽东题词的史诗感,又以“七十五载”点明今年的纪念主题来祭奠吴石将军。
五、《西江月•碧血忠魂》
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
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丹心照肝胆,铁骨傲霜凋。
一掬英魂血,千秋共此昭。
注:此诗词我又以“惊涛”和“虎穴”重复运用,是暗喻吴石将军在台湾孤岛的险恶斗争环境;“碧波映天晓”和“曙光迎来早”句,则象征革命胜利的信念与对烈士的告慰;下阕“丹心”和“铁骨”,直指其忠诚与坚贞;结句“千秋共此昭”升华了烈士精神的永恒价值。、
六、《破阵子•纪念吴石将军》
烽火忆江南,英气贯长空。
暗夜孤舟渡,危局只身巡。
为复山河志,丹心映星辰。
莫道无声处,功成有迹寻。
案畔灯犹暖,天涯冢亦温
浩气留天地,丰碑照后人。
注:本诗词我仿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破阵子》的词牌格律,以豪放与深沉并重的笔调,追忆吴石将军—一位在隐蔽战线为国家统一与民族解放献出生命的英雄。全诗词中我融入“历史叙事、人物精神与情感抒发”于一体,既承宋词风骨,又赋予我们现代人对吴石将军的崇敬之意!
七、《临江仙•碧波丹心》
惊涛拍岸孤岛立,碧波映晓破晨曦。
丹心化作春雨时,碧血忠魂永流芳。
注:这首诗词我以“惊涛”暗喻时代风浪,“孤岛立”既指吴石将军在台湾孤岛的潜伏,也象征其孤忠不屈的英雄气概,喻吴石将军身处险境的坚贞不屈;以“碧波映晓”象征革命曙光的到来,碧波既写实景,亦象征革命理想;“破晨曦”寓意黎明将至,呼应吴石将军为解放事业所作的贡献;结句“碧血忠魂永流芳”,更是对将军英魂的深切缅怀与崇高礼赞!直抒胸臆,赞颂将军以生命铸就的忠魂,必将千古流芳。
八、《水调歌头•怀念吴石将军》
虎穴藏锋光未露,风云暗涌夜如磐。
一掬英魂归去远,千秋碧血照人间。
注:我以本词意境,进一步突出吴石将军在“虎穴”中隐忍潜伏的智慧与勇气,以“夜如磐”,喻写其环境险恶;结句“千秋碧血照人间”,喻升华主题,表达其革命精神光照后世。
九、《七绝•咏吴石将军》
螺洲砺剑志如磐,孤岛潜龙胆气寒。
碧血化春红两岸,梅花开处是长安。
注:本诗我以“磐石”和“潜龙”,喑喻吴石将军早年在福州螺洲砥砺报国之志,及赴台潜伏的惊险历程;“碧血化春”句,既指烈士鲜血浇灌出两岸统一的希望之花,碧波映天晓”诗意;结句“梅花开处是长安”,我以象征的手法,寄托烈士精神如梅花凌寒绽放,终将见证祖国统一的盛世长安。
十、观《沉默的荣耀》有感
沉默之中藏忠诚,荣耀闪烁映华光。
死如泰山千斤重,千秋风云起激浪。
艰难险阻皆无妨,信念如磐志更刚。
千古功成众人仰,虎穴忠魂情意长。
跃马横戈悲而慷,我辈更应当自强。
扬帆远航今何在,不负韶华展锋芒!
注:近日我在观看完《沉默的荣耀》电影后,感到一阵不寒而栗,思绪万千!影片中所展现出的一幕幕人性之恶,令人毛骨悚然!革命历史记录中的英雄们,信念如磐,照射出人性最深处的灵魂,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荣耀,让人肃然起敬!历史不能忘记,两岸情感共鸣,愿历史情感与中国统一愿景早日实现。
附录:史星海先生简介

史星海先生,1971年5月28日出生,现年54岁,祖籍中国甘肃省灵台县人。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中国皇家资本创始人、全球通证经济研究者、VC(Venture Capital)和PE(Private Equity)投资人。
史星海先生, 1989年3月参加工作,当过兵,先后担任过兰州军区某集团军政治部新闻干事、部队军报专职记者,中国中央电视台编辑记者、栏目主任和艺术总监等职务。
史星海先生,现担任皇家国际投资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全球化商界领袖俱乐部董事局主席、全球化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全球化高端智库理事长、星驿国际投资控股(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长、星驿数字经济产业(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史星海先生,早期主要从事中国诗歌、小说、随笔、纪实文学等题材创作领域。2003年以后,主要从事世界皇甫谧文化学术思想研究、皇甫谧文化遗产整理翻译出版工作,其主编出版的500余万字《皇甫谧遗著集》(中文版、古籍版和英文版),均填补了国内外皇甫谧著作整理翻译出版领域多项重要历史空白,具有极高的阅读、欣赏、宣传和珍藏价值,对于整个世界皇甫谧文化研究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分别荣获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第十一届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首届甘肃省皇甫谧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被外界誉为中国皇甫谧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先行者、传播者和捍卫者。
2018年至今,史星海先生主要从事全球化商界区块链、数字资产、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众多世界前沿高科技价值投资领域,在金融投资、项目落地开发、数字经济产业化、国际贸易合作等业务版块,成功帮助了国内外三十多家企业和优质项目完成投融资和IPO上市,是一位资深文化人、媒体人和投资人。
史星海先生,从事文学创作、新闻媒体、经济研究、风险投资、金融证券和互联网领域已30余年,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解放军报》、《人民军队报》、《世界日报》、《中日新报》等国内外上千余家报刊、杂志发表文学、新闻、学术、书法等各类作品1500余篇。出版著作有: 诗歌《雪神》;长篇小说《无情世代》、《女人系列三部曲》;纪实文学《全球艾滋病追踪》;随笔集《秋梦无痕》;学术专著《唐人牛僧孺研究》、《中国皇甫谧研究全集》(两部)、《皇甫谧遗著集》(中文现代版、中文古籍版、外文版)等各类文学著作10余部1200余万字。荣获国内外世界级、中国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文学、学术、新闻、书法等权威大奖60余次。部分文学作品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等语种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发表,少量作品被国内外重点报刊、杂志所转(连)载。
2024年1月15日,鉴于史星海先生在国内外文艺,经济,政治等众多领域的重大社会影响力,经海内外有关各界名人及世界名人研究院国际传记中心等权威文化机构大力举荐,其个人近照、人物辞条和杰出成就等入编大型人物辞书2024中英双语版《世界名人录》(综合22卷·文化卷•中国)。其主要事迹随着这部巨典传播海内外,被世界名人研究院评为世界文化名人、第七届世界文化交流伟大贡献奖得主,并授予“世界文化大使金质勋章”荣誉称号,被特聘为世界名人研究院终身院士和世界名人研究院副院长(终身制)职务。
史星海先生,其主要事迹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甘肃日报等海内外上百家新闻媒体均做过广泛报道。其传略已被编入《中国当代青年作家作品集》、《中国名人大辞典》(1993年中文版第20卷)、《世界名人录》(2024年中英双语版综合22卷•文化卷•中国)、《中国硬笔书法作品集》等二十余部权威性书籍。
史星海先生,将矢志永远秉承创新精神,用客观、冷静、专业视角,不断创作和分享各种个人观点,记录全球化时代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