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不用一直拿热水熏眼睛了。”在厦门眼科中心中医眼科林清江医生的辨证施治下,26岁的博士生小何的干眼症终于得到了缓解。如今,像小何这样受干眼症困扰的大学生、上班族日益增多,而中医辨证施治加西医物理治疗干眼的疗法,正逐渐受到年轻患者的青睐。
找出干眼症的“病根”
因撰写博士论文,长期熬夜、高强度用眼,不久后便出现双眼干涩、灼热,甚至视力波动的症状。他曾尝试多种网红眼药水,不仅没效果,眼睛反而更干了,连正常查资料、写论文都受影响。
随后,小何找到厦门眼科中心中医眼科的林清江医生。经过把脉问诊,林清江医生辨证小何属于“肝血不足、脾虚湿困” 型干眼,并为其定制了“针刺联合中药雾化”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小何明显感觉到眼部不适缓解。
林清江医生表示,从中医角度解析,干眼症其核心病机在于“津液不承”,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一是肝血不足:年轻人熬夜、用眼过度,导致肝血亏虚则眼睛失去濡养,进而出现干涩、视物模糊的症状;二是脾虚湿困: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无法向上输送以濡润眼睛;三是肾阴亏虚,中青年生活、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易导致肾阴不足,肾阴亏虚会加重眼部濡养不足,让干眼症状雪上加霜。
“精准诊疗+辨证调理” 中西医协同施治
林清江医生介绍,干眼治疗中西医各有优势,核心均为“个性化施治”。中医治疗以“打通道路、补足水源”为逻辑,常用针刺、中药雾化、中药内服、中药离子导入、揿针等疗法:针刺与揿针刺激穴位,疏通气血津液濡眼经络,中药内服调理肝脾肾,从根源促进津液生成;中药雾化与离子导入直接作用眼表,精准缓解局部干涩。
西医则凸显“精准诊断+靶向干预”优势:治疗前通过泪河高度检测、泪膜破裂时间测定、脂质层分析、睑板腺功能评估、螨虫检查等专业设备,明确患者干眼类型,再针对性采用激光治疗、睑板腺热敷按摩、OPT强脉冲光、泪小点栓塞、LipiFlow睑板腺热脉动治疗等治疗手段,同时建议患者日常搭配人工泪液,辅助缓解不适症状。
这种中西医有机结合的模式,让厦门眼科中心为干眼症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选择与个性化方案。林清江医生强调,西医精准诊因、快速控症,中医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二者互补,既解短期不适,又从根源恢复眼部濡养机制,实现长效改善。
林医生还给出护眼建议:避免长时间用电子设备,每小时远眺放松;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若出现眼干、异物感、视物模糊、畏光等症状,别依赖眼药水,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