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柚香四溢。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两地的“柚香谷”基地同时迎来香柚丰收季——一头连着果农的笑脸,一头接通产业链的新动能。
在常山县辉埠镇的大梗基地,连绵山坡上柚树成行,枝头挂满金黄果实。采摘工人背着背篓、登上梯子,熟练地剪下沉甸甸的香柚,山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全县18个香柚采摘基地迎来集中收获,总产量预计达到1500吨,实现了“产量翻倍、品质提升”的新突破。
“今年我们全面采用胡柚嫁接技术,并首次全域引入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浙江柚香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香柚生产基地东一区区长陈成介绍,精准的水肥管理让果树在关键生长期得到充足养分,不仅产量比去年提高一倍,果实平均果径也从70毫米增长至90毫米,果面更光滑、斑点更少,实现了“颜值”与品质的双提升。
在果园里,来自当地大埂村的采摘工叶美英正忙着装筐。她说:“今年果子比去年多得多,也更漂亮。”据介绍,今年常山香柚采摘自11月初启动,预计持续25天,全县共有两百余名工人参与。采摘结束后,基地还将进行全园杀菌和施用“月子肥”,为来年的丰产打好基础。
科技创新正成为香柚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变量”。从改良品种到智能灌溉系统,从田间管理到品质管控,一系列现代化手段让这颗“有料”的常山香柚实现了从“XL”到“XXL”的跨越,也让果农的腰包更鼓。
千里之外,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中心镇象鼻村的柚香谷种植基地同样硕果累累。去年采用高换嫁接技术培育的香柚树今年首次挂果,标志着基地正式投产。放眼望去,果实饱满、枝头低垂,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
“这批香柚是去年4月嫁接的,今年已经挂果。”武胜柚香谷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外联部总监段勇介绍说,“以前传统种植香柚要四五年才能结果,现在通过高换嫁接技术一年就能挂果,整体效率提升约六成。”
目前,武胜柚香谷种植范围已涵盖中心镇、街子镇、新平镇、赛马镇四个乡镇。此次首批挂果采摘约20万斤,将作为“宋柚汁”饮料的核心原材料。段勇表示,等进入丰产期后,每亩产量可稳定在6000斤以上,原料供应更充足,也将带动周边农户持续增收。
象鼻村村民邓卫是基地的固定员工,他将自家4亩土地流转后,又在园区务工,实现“双份收入”。“每天70块钱,在家门口就能上班,生活开销都有了。”邓卫说。柚香谷项目目前已带动2000余名村民就业,户均年增收超万元。配套建设的年产30万吨香柚深加工基地正加紧施工,预计明年投产后将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从浙江常山到四川武胜,“柚香谷”的两地丰收不仅展现了农业科技的力量,更映照出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新图景。科技让香柚长得更快更好,产业延伸让乡村发展更稳更富——一颗颗金黄的柚子,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新“致富果”。(郑羽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