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上午,河南开封晴空万里,暖意融融。北京泰益德置业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印专程走进开封市儿童福利院,为这里的孩子们送来冬日里的温暖与关怀。

位于苹果园中路的开封市儿童福利院,是开封市人民政府与国际SOS儿童村组织携手共建的社会福利机构,亦是全国十大SOS儿童村之一。据院长徐曼曼介绍,截至2025年11月,该院有1个青年公寓和1个幼儿园,64名孤困儿童。
活动现场,王玉印细致察看福利院生活环境、居住条件与教学设施,耐心询问孩子们饮食起居及学习情况。望着一张张稚嫩纯真的笑脸,他逐一为64位孩子送上红包,轻声勉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此次是泰益德集团在开封第三次开展的慈善行动,更是王玉印数十年深耕慈善、温情坚守的生动缩影。

“公益慈善事业是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事业,它是支撑我在生活上、事业上永葆青春的强大精神动力。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守护他们的健康成长,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明天,这也是企业应当肩负的社会担当。”王玉印说。
谈及此次走访,王玉印表示,儿童是未来的希望,特殊孩童更需社会呵护,今后会持续关注开封儿童福利院发展,尽己所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好成长条件,也呼吁更多人投身公益,凝聚爱心力量,为特殊孩童撑起温暖蓝天。
这份对孩童的深切关爱,早已融入王玉印的慈善轨迹。2011年,他便牵头在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了“泰益德集团御印基金”,并将幼儿基础教育、助学支教作为核心救助方向。2016年,基金发起“关爱孩子关爱未来实践中国梦”大型公益项目。仅在2017至2018两年间,他就捐资700余万元,资助了开封、郑州、南阳等多地2000余名贫困学子。

其中,方城女孩李平楠的故事尤为动人。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她,因父亲意外离世,无力承担高昂手术费。王玉印得知后,不仅全额支付20余万元手术费,更承诺资助她至大学毕业,并预留毕业后工作机会。当李平楠一家满怀感恩送上“御印慈善 大爱无疆”书法作品时,他动情说道:“每个孩子都该拥有健康成长的权利,能帮他们渡过难关,比赚多少钱都安心。”
李平楠工作后,因劳累导致心脏病于去年初复发住院。王玉印闻讯,当即转去10万元相助。今年11月,李平楠一家省吃俭用凑齐1万元转给王玉印,被他婉拒。
李平楠特意写信感念:“伯伯,从高中至今,您一次次伸出援手,此次又执意相助,我心中满是感激,更藏着深深不安。平白受此重恩,不知如何报答,您不收钱,全家始终难安。这份情义重于山,我会铭记一生。请您放心,我定会养好身体,努力让家人生活越来越好,这便是对您最好的回馈。来日我站稳脚跟,必如您一般帮扶他人,把这份善意与爱心好好传递下去。”
王玉印的慈善版图,远不止于助学扶幼。这位出身方城县农村的企业家,始终铭记“饮水思源”的古训,将回馈社会视为己任。
他的慈善之路,始于对同村失明说书人李方坡的常年照料——早年帮老人挑水送物、悉心帮扶,后来见乡里养老院条件简陋,内心深受触动,自此与养老公益结下不解之缘。他先后两次为杨集镇敬老院捐资共计60余万元,对敬老院卧室、餐厅、厨房、娱乐室及地板等设施全面升级改造,只为让孤寡老人在舒适环境中安度晚年。此后多年,他几乎每年都会前往探望,送去慰问品;今年11月19日再访时,更带来大米、白面、香油、猪肉等丰富生活物资。此外,他还为方城县其它四家敬老院各捐资10万元,助力提升老人们的生活品质。
二十多年来,每逢春节,他必驱车回乡慰问困难乡亲。即便曾因买不到火车票而打算不返乡,但接到老家堂弟“老人们都惦记你”的电话后,他仍会在腊月二十六千里迢迢赶回家,亲手将年货和善款送到老人手中。

在文化扶贫与教育兴邦的路上,王玉印的坚守同样动人。他深知家乡父老精神文化生活贫瘠,便坚持近三十年,每逢清明为乡亲们举办戏剧节。从最初自掏腰包几千元邀请县剧团演出,到如今斥资近百万力邀汪荃珍、孟祥礼等豫剧名家登台,这份对家乡的承诺始终风雨无阻。2018年遇大风暴雨,他特意租下县“四馆”大礼堂保障演出,还在乡里加场,只为让每位乡亲都能看上精彩好戏。“物质富了,精神生活也得跟上,送戏到永远,是我对家乡的约定。”王玉印坦言。
11月21日上午,记者步入玉印文化中心,广场上锣鼓铿锵、歌声悠扬,“千秋戏楼”内豫剧正酣,台下观众数千人。到了傍晚,观众剧增,超过万人。王玉印介绍,近期气温转凉略减客流,平日这座可容万人的广场,向来座无虚席、人气鼎盛。
对于自己的母校杨集一中,他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从2000年拿出积蓄修缮危旧教室,到后来捐建教学楼、科教楼,甚至修建校门和柏油马路,他用实际行动反哺教育。校门上“立德立言立行”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既是对万千学子的殷切勉励,更是他自身人生信条的写照。
危难时刻,王玉印的身影从未缺席。从汶川、玉树地震到黑龙江雪灾、天津滨海爆炸事故,泰益德集团皆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捐钱捐物、驰援一线。2016年,方城英雄王锋三入火海救人致重伤的消息传来,远在澳洲的王玉印当即安排专人送去10万元急救款。王锋不幸离世后,他多次走访其家中,探望留下的两个孩子,每次均送上慰问金,勉励孩子们用心读书、茁壮成长。“英雄为护他人献出生命,我们必让英雄无悔、家人无忧。”他以实际行动,诠释对英雄的尊崇与敬意。
从白手起家到引领泰益德集团从本土企业稳步成长为跨国企业,王玉印先生凭借卓越的商业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先后斩获“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范蠡商圣奖”等诸多殊荣。然而,在他心中,比商业成就更重的,是那份源自内心的慈善初心与社会责任。
2018年11月,方城县政协主席白洁代表县委县政府向王玉印颁发了“赤子之心报桑梓 玉印慈善爱无疆”的牌匾,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褒奖,更是对泰益德集团多年来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扶危助困的高度认可。多年来,王玉印先生在家乡的脱贫攻坚、关心下一代、敬老爱老、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中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王玉印看来,“精神财富远胜物质之丰,更需代代传承。”他将“养德泽福”融入企业核心理念,倡导员工踏实做事、诚信做人。如今,“慈善”已内化为泰益德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芯动力”,成为企业文化的灵魂所在。
这份对慈善的坚守,即便在行业下行、企业面临收支失衡的发展困境时,也从未动摇。近年来,泰益德集团持续出资帮扶困境学生就学生活,走访慰问困难孤寡老人,建设文化中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责任。疫情期间,集团不仅斥资数百万为旗下项目社区购置防疫物资,更向家乡杨集镇捐资25万元助力抗疫。此次走进开封儿童福利院捐款捐物,正是他善念如初、善举不止的生动印证。
离开福利院时,阳光温柔地洒在孩子们的笑脸上,也拉长了王玉印的背影。这场跨越多年的爱心接力,不仅是一次次钱物的捐赠,更是一种慈善精神的传递与升华。
“慈善伴随我一生,我要让这份爱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王玉印先生常说的这句话,是他质朴初心的写照。这份源自内心的爱,不仅温暖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也正成为激励更多企业和个人践行社会责任的榜样力量。他相信,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场爱心接力,世界必将变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