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是各地各部门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举措、研究问题解决等的重要手段。开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有必要则开,不必要则不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
开会对于在机关工作的同志们就像吃饭走路一样,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与同事的交流当中,笔者发现个别同志甚至慢慢“喜欢”上了开会,希望多开点会。过多的会议会导致形式主义风蔓延、工作开展停留在口头、工作不能务实、工作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喜欢开会”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一些单位将开会当成免责的挡箭牌,把层层召会、级级传达、照本宣科当成了“认真贯彻落实”,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让许多基层干部陷入会中,有违开会的初衷。
有的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把分内工作、麻烦问题“压实”到会议里、“落实”到文件中,日后督查追责起来,但求有会议和文件“护身”,“板子”来了也有“挡箭牌”。我们常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能力那能力,不落实就等于没能力;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落实来不得花拳绣腿,光喊口号、不行动不行,单单开会、发文件不够,必须落到实处。
“以会议落实会议”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指上级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后,下级不结合实际抓落实,而是简单地通过再开会、再传达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导致工作空转、效率低下。这种现象在行政管理中饱受诟病,需要针对性破解。
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业绩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关键要加大力度深入纠治,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持续推进为基层减负,让党员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下基层、办实事。(文/张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