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名老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2022年国家中管局批准赵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中医传承博士后导师。每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擅长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咽炎、腺样体肥大、难治性哮喘、大叶性肺炎、肺坏死、肺纤维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支气管扩张、各种重症感染、脓胸、肺坏死、肺空洞、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重症哮喘、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抽动障碍等。
很多家长可能对“腺样体”这个词感到陌生,但当孩子出现长期鼻塞、张口呼吸、打鼾等症状时,很可能就是腺样体肥大在作祟。作为儿童常见的耳鼻喉疾病,了解其成因、症状和应对方法,能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并干预,避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一、什么是腺样体?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是位于鼻腔后部、鼻咽顶壁的淋巴组织,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类似“呼吸道卫士”,能帮助抵御细菌和病毒入侵。儿童时期腺样体较为发达,通常在6-7岁时达到高峰,青春期后会逐渐萎缩。
但当腺样体受到反复炎症刺激(如感冒、鼻炎、鼻窦炎)时,会出现过度增生、肥大,堵塞后鼻孔和咽鼓管咽口,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这就是“腺样体肥大”。
二、腺样体肥大的典型症状,家长别忽视
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容易与普通感冒、鼻炎混淆,若孩子出现以下表现且持续超过2周,需及时就医:
- 鼻部症状:长期鼻塞,说话有鼻音,经常流鼻涕(清涕或脓涕),孩子习惯用手挖鼻。
- 睡眠问题:睡觉时打鼾严重,频繁张口呼吸,甚至出现“呼吸暂停”(憋气数秒后惊醒),医学上称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面部变形:长期张口呼吸会改变面部发育,形成“腺样体面容”——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牙齿排列不齐(龅牙)、眼距变宽,颜值和颌面部发育都会受影响。
- 其他症状:因鼻塞导致嗅觉减退;分泌物刺激咽喉,引发慢性咳嗽;堵塞咽鼓管时,可能导致中耳炎,出现耳痛、听力下降;长期缺氧还会影响孩子注意力、记忆力,甚至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三、如何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式 医生通常结合孩子症状和检查确诊,常用检查包括: - 鼻内镜检查:直接观察腺样体大小和堵塞情况,是最直观的检查方式。 - 影像学检查:如鼻咽部X光片,辅助判断腺样体肥大程度。 - 睡眠监测:若怀疑有睡眠呼吸暂停,需通过夜间睡眠监测,评估缺氧和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
治疗原则:分情况处理
腺样体肥大并非都要手术,需根据症状轻重和孩子年龄综合判断:
- 保守治疗(轻症适用):若孩子症状较轻(如偶尔打鼾、无明显憋气),或年龄较小(3岁以下),可先通过药物控制炎症,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腺样体水肿)、生理盐水洗鼻(清理鼻腔分泌物),同时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等原发疾病,定期复查。
- 手术治疗(重症适用):若出现以下情况,医生会建议手术切除腺样体(常与扁桃体切除术同时进行,因两者常同时肥大):
1. 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鼻塞、打鼾、张口呼吸症状持续加重。
2. 已形成“腺样体面容”,或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听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
3. 反复引发中耳炎、鼻窦炎,药物无法控制。
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是“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1-2天即可出院,多数孩子术后症状会明显改善。
四、家长常见误区
- 误区1:“孩子大了腺样体自然会萎缩,不用治”
若症状轻微,青春期后可能萎缩;但重症患儿若不及时干预,缺氧和腺样体面容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即使后期腺样体萎缩,面部变形和听力损伤也难以恢复。
- 误区2:“手术会影响孩子免疫力”
腺样体虽属免疫组织,但肥大后已失去正常免疫功能,反而成为病灶。手术切除后,其他淋巴组织(如扁桃体、淋巴结)会代偿其功能,不会明显影响孩子免疫力。
- 误区3:“打鼾是孩子睡得香的表现”
儿童打鼾多为病理信号,尤其是伴随张口呼吸、憋气时,绝非“睡得香”,而是缺氧的警示,长期会影响大脑和身体发育。
五、日常预防建议
- 减少感冒频率: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降低腺样体炎症刺激。
- 做好鼻腔护理:每天用生理盐水洗鼻,保持鼻腔清洁,减少分泌物堆积。
- 远离过敏原:若孩子有过敏性鼻炎,需规避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避免炎症反复刺激腺样体。
- 控制体重:肥胖会加重气道堵塞,需注意孩子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肥胖。
总之,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健康的“隐形威胁”,家长需警惕早期症状,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避免对孩子生长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