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os鹿明机器人联合三菱电机亮相第25届工博会 ,以AI赋能工业场景智能化升级

2025-09-25 14:05:52     来源:

9月23日,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启幕。鹿明机器人在三菱电机展台上展示了旗下50kg双臂负载具身机器人Lumos MOS以及小人形具身机器人鹿小明,凭借突破性技术优势和卓越性能成为展会焦点,获得现场观众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负载能力与智能化并重,MOS展示工业场景强适应性

本次展会上,三菱电机人工智能外观检测柔性产线应用了鹿明具身智能机器人Lumos MOS,这也是其首次在模拟真实产线环境下展示其高效作业能力。

Lumos MOS是全球首个双臂负载达50kg的具身机器人,负载能力较同类产品提升一倍以上,可轻松应对产线物流与仓储搬运中标准周转箱的作业需求,覆盖工业场景中超过90%的物料转运任务。值得关注的是,MOS并非仅仅以“力”取胜,依托其移动底盘、双臂协作系统,结合操作大模型技术,未来将实现自主导航、精细化作业与自主学习等多元能力,是工业、物流等场景中,实现人力解放、柔性生产和智能化升级的理想解决方案。

鹿明机器人Lumos MOS现场展示AI外观检测产线作业

据鹿明机器人CTO曹俊亮介绍,本次展位实景模拟了工厂内, PLC产线上的外观检测的作业场景。鹿明机器人Lumos MOS成为了该作业单元的一名工人,在现场自主识别产线来料、精准抓取,并自动规划路径实现避障,同时完成产品的外观拍摄,整个过程高效而流畅。曹俊亮表示,在本次展示中,我们的机器人MOS集成了VLA模型进行抓取、瑕疵比对模型进行质检、高鲁棒性底盘调度模型进行移动,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继有限空间内立面作业的工业机械臂和执行平面空间搬运任务的AGV之后,又一款结合两者优势的平面空间可移动的立面作业机器人。未来我们希望深入更多的垂类场景,和三菱电机一起送更多的MOS“进厂打工”

强强联合加速人形机器人赋能智能制造

Lumos 鹿小明机器人亮相本次工博会

对于本次联合展示,三菱电机智造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外观检测柔性产线旨在打破“外观检测”长期依赖人工目检、效率低、成本高,还容易因疲劳导致漏检误检的长期瓶颈。在本次展示中,鹿明机器人MOS凭借其AI模型的泛化学习的优秀基因,可自主规划路径和实现物料的泛化抓取,在多任务和多工位衔接方面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展现了类似熟练工人一样“走”到不同工位,灵活调整姿态,完成复杂曲面的全方位拍照与分析的能力,为“外观检测”这一当前制造业中较为普遍、典型,也最亟待智能化升级的痛点场景提供了高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我们已与鹿明机器人于今年七月正式达成战略协议,未来将共同探索具身智能在装配、搬运、设备维护等更多工业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携手打造一个开放、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工业AI生态。

 

标签:

猜你喜欢

美联储降息背后虚拟货币钱包迎重大利好!最新XBIT Wallet揭秘
新一代帕里斯帝正式上市 现代汽车开启中国市场新篇章
厦门高考复读攻略:四大名补教育全流程规划,助复读生高效提分
一站式便捷就医流程,天津九洲医院推行科学化的服务
​中国首秀!2025年无人机竞速世界杯在上海盛大开幕
金九银十装修季,你需要一台百吋电视来“压场”
全品类价格击穿市场价!京东折扣超市固安店开业即引爆抢购热潮
中国佛照,光耀世界!佛山照明蝉联《亚洲品牌500强》
远望谷携 RFID+AI 智慧方案亮相 2025 中国图书馆年会,赋能图书馆数字化转型
织密基层治理网 走好民生幸福路
以不变之基应万变之局 —— 在时代浪潮中锚定发展坐标
驰而不息转作风 凝心聚力建新功
福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成功举办“海之味・海韵臻品”线上线下促销活动
以“驰而不息”韧劲 筑牢作风建设“长青堤”
安心饮水,品质生活:VEEZ卫致净水器,融入您每日的健康点滴
同心共筑慈善丰碑 英皇集团商业与公益并行展担当
正康华药特训营第12期之《医路共赢·双擎同燃》成功举办
京东三季度消费观察:大西北的“暑期流量密码”
PRESBIA集团FM微透镜闪耀2025ISOP(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resbyopia)眼科年会
关注细节 写好民生答卷
年轻干部要“勤学笃行慎思”
优保联推出瞬援车险SOS,以科技创新重塑车险体验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荣获国际传播大奖SABRE Awards
万纬重庆临空冷链园区获评“五星级冷链物流企业”
中融人寿深圳分公司2025年客服节活动火热进行中
莫斯科庆祝世界旅游日,欢迎中国游客莅临
从观众席到展示架:双鱼纪念球如何成为十五运 “全民记忆” 的信物?
易派客展盛启,汉威科技筑牢全场景智慧防线
官媒力挺!《赴山海》靠剧情口碑逆转,成毅以诚意突出重围
英特尔参展第二十五届工博会,从芯到端构建工业AI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