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生于江苏镇江的韦依心,常年在法国、意大利深耕艺术领域,作品曾亮相卢浮宫、巴黎大皇宫等国际艺术殿堂。作为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她在房车旅行中格外关注各地非遗与民俗文化,此次选择瓦猫作为绘画主题,正是希望让孩子在画画中触摸本土文化根脉。
为适配自闭儿童的认知特点,韦依心将课程完全聚焦瓦猫绘画:她先用简单语言讲解瓦猫的外形特征与吉祥寓意,再以简笔勾勒出瓦猫圆脑袋、尖耳朵、鼓肚子的基础轮廓,手把手教孩子用画笔描摹,用暖色调水彩晕染出瓦猫的生动神态。课堂上,她蹲在孩子身边,耐心引导“给瓦猫画上圆圆的眼睛,它就会笑啦”“用橙色涂身体,像小太阳一样温暖”。原本羞涩沉默的孩子,在笔尖与瓦猫形象的互动中逐渐放松,有的为瓦猫添上翘翘的胡须,有的给瓦猫“穿上”带花纹的“衣裳”,一幅幅充满童真的瓦猫画作,在课桌上慢慢铺展开来。
“选瓦猫当绘画主题,就是想让孩子通过画笔,认识身边的文化符号。”韦依心不仅带来课程,还为孩子们捐赠了适配瓦猫绘画的工具——从细头笔勾勒轮廓,到平头笔晕染色彩,再到能呈现纹理的特殊画纸,每一份物资都贴合创作需求。她坦言,自闭儿童对形象化的事物更易产生共鸣,瓦猫可爱的造型能拉近与艺术的距离,“希望这些瓦猫画作,能成为孩子表达内心的小窗口”。
当地教师对这堂“移动美术课”称赞:“韦老师用瓦猫带孩子画画,既教了技巧,又传了文化,看着孩子们举着自己画的瓦猫笑,我们特别受触动。”此次活动也让更多人关注到特殊儿童的文化艺术教育——当瓦猫走进移动课堂,绘画便成了连接文化与特殊群体的纽带,不仅为孩子带来快乐,更让地域文化有了更鲜活的传承方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年艺术家以专业所长践行公益。韦依心的“瓦猫主题移动美术课”,正是其中的温暖缩影。这堂行走的绘画课,既让自闭儿童在色彩与文化中感受关爱,更传递出“艺术润心、文化暖心”的社会正能量。期待更多人加入公益艺术教育行列,让更多特殊儿童在笔尖流转间,收获自信与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