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关键节点,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将学生安全与成长成才作为日常思政工作的核心议题。为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深化法纪观念、提升健康素养,并引导青年学子以科学规划锚定成长方向,4月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22级在博学楼B402召开“安全法纪健康”主题班会。此次班会由辅导员张曦主持,2022级全体学生参会,通过“安全法纪教育+健康素养培育+考研规划指导”三位一体的育人设计,将思政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彰显学院“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
一、以案释法:构建安全法纪教育的立体课堂
班会伊始,张曦以近年来高校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从法律法规、治安防范、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五个维度展开深度讲解,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的育人素材。在法律法规教育环节,他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等条文,剖析“校园贷陷阱”、“电信诈骗套路”、“信息泄露风险”等真实案例,强调“法律红线不可逾越”的行为准则。针对治安防范,他提醒学生警惕“熟人作案”“公共场所财物保管”等细节。在消防安全教育中,张曦现场演示灭火器使用方法,并结合高校实验室火灾、宿舍违规用电等案例,系统讲解“初起火灾扑救流程”“逃生路线规划原则”。交通安全环节,他以“外卖电动车事故频发”“共享单车违规载人”等现象为警示,强调“交通规则不仅是约束,更是对生命的守护”。在网络安全方面,他展示“虚假招聘诱导转账”“社交平台隐私泄露”等案例,指导学生运用“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工具筑牢数字安全防线。整堂安全教育课中,张曦采用“案例剖析、现场演示、互动问答”的沉浸式教学模式,累计播放视频素材8段,展示图文资料12份,组织“安全知识快问快答”3轮,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度。2022级学生表示:“那些看似离我们很远的安全隐患,原来就隐藏在日常生活细节中,这次班会让我真正意识到‘安全无小事’。”
二、健康赋能:培育身心健康发展的时代新人
在健康教育环节,张曦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从“生理健康维护”“心理健康调适”“网络健康使用”三个层面展开引导。他首先通过数据对比,揭示当代大学生“睡眠不足率达68%”“日均屏幕使用时间超8小时”等健康隐患,倡导“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的生活方式。针对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他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宿舍通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张曦以“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为主题,分享“正念呼吸法”“番茄工作法”等实用技巧,帮助大家掌握即时调适情绪的方法。针对“网络成瘾”问题,他呼吁学生“合理规划上网时间,用网络赋能成长而非被算法裹挟”,并推荐“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等优质网络资源。
三、规划领航:在时代坐标中锚定成长方向
班会最后,张曦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与2025年考研形势,为学生量身定制备考规划指导。他首先分析近五年全国考研报考数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国家线年均增长5分”“双一流院校报录比达8:1”等趋势,强调“早规划、早行动”的重要性。针对2022级学生处于“基础备考阶段”的特点,他提出“三维度备考策略”:一是夯实理论基础,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中特》等核心教材,建立“思维导图+错题集”学习体系;二是拓展学科视野,定期研读《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期刊,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等学术热点;三是强化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政课教学竞赛”等活动,提升整体综合素质。在院校选择方面,张曦结合“动态择校模型”,指导学生从“学科评估结果”“招生人数变化”“专业课难度”等维度综合考量,建议“冲刺院校+稳妥院校+保底院校”的梯度搭配策略。他特别强调“隐性信息筛查”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目标院校“复试比例”“导师研究方向”“调剂政策”等细节。“备考是一场持久战,既要仰望星空树立远大目标,也要脚踏实地做好每日计划。”他展示往届优秀学生的“暑期学习时间表”,细化到“每日3小时专业课精读、1小时英语真题训练、30分钟时政热点分析”,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行动模板。
四、长效育人: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政工作闭环
此次班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日常思政教育体系的缩影。近年来,学院构建“安全教育常态化、法纪教育精准化、成长教育个性化”的工作机制:每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每年为不同年级学生定制“成长规划手册”。日常思政教育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铸魂育人’,通过将安全、法纪、健康等要素融入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在‘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每一粒扣子。
从安全防线的筑牢到健康素养的培育,从法纪观念的深化到成长规划的领航,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安全法纪健康”主题班会彰显了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温度与深度。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创新教育形式、丰富育人载体,在“落细落小落实”中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培养既有安全意识与法治精神,又有理想信念与专业本领的新时代青年,让思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灯塔工程”。(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曦、贺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