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校地合作・关爱儿童”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涪陵区新妙镇十字村,以“童心筑梦,金融护航”为主题,为当地儿童带来了一场融合趣味英语、手工创作与安全教育的暑期特别活动,为乡村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增添了知识与温暖的色彩。
活动伊始,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亲切的笑容和热情的问候,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依次进行自我介绍,迅速打破了与小朋友们之间的陌生感。原本拘谨的小朋友们在志愿者们的感染下,渐渐展露笑颜。随后,团队为每位小朋友发放了色彩鲜艳的动画卡通手环作为见面礼,小朋友们拿到手环后爱不释手,争相展示,现场氛围瞬间变得活跃起来,充满了童真与欢乐。
趣味英语课堂:在动物世界里玩转单词
志愿者周扶林精心设计了一场充满趣味的英语启蒙课堂,用熟悉的猫叫、狗叫音频引发孩子们兴趣,大家纷纷模仿叫声并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准确说出对应英文单词。随后,通过展示动物图片矩阵,依次讲解兔子(rabbit)、小狗(dog)、小鸡(chick)等常见动物词汇,结合“what's this animal?”情景对话加深记忆。课程尾声,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同唱动物主题英文童谣,在律动中巩固所学,让英语学习在互动中变得生动高效。
趣味英语活动
指尖上的童趣:粘土创作绽放创意火花
手工环节以“动物乐园”为主题,志愿者们耐心地为小朋友们示范搓圆脑袋、捏长耳朵等粘土制作技巧,小朋友们学得津津有味,很快就捏出了兔子、小猫等动物的雏形。他们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作品添加了蝴蝶结、花纹等细节,让作品更加生动可爱。在小朋友们的巧手下,各种各样充满创意的作品纷纷诞生。“池塘鸭子”浮于粘土水面,橙黄的脚掌划动着波纹,栩栩如生;“汤圆妈妈”裹着深灰的 “芝麻馅”,头顶立着彩色的“汤圆宝宝”,温馨有爱;“重庆鸳鸯锅”分置红白两色“汤底”,边缘点缀着粘土“辣椒”与“花椒”,充满了地方特色。形态各异的作品摆满了课桌,从写实的池塘鸭子到抽象的星球,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小朋友们丰富的奇思妙想,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创造力点赞。
粘土手工活动
情景课堂筑牢安全线:守护暑期成长
志愿者吴亚鸿分模块开展情景教学。防溺水环节,动态演示“六不”原则,搭配“泳池虽好玩,大人要陪伴;野外河流险,千万别下水”口诀强化记忆。交通安全板块,小朋友们通过动画学习“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规则,模拟斑马线行走演练“一停二看三通过”。居家安全部分,以案例演示为基础,指导小朋友用情景剧演绎“陌生人敲门不开”“不碰电源插座”等场景,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
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以“趣味课堂+实践体验”的形式,让乡村儿童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赋能。他们用温暖和关怀守护着孩子们的童心,助力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让“童心”在守护中筑梦远航。
合影留念
(署名:李鉴钢、周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