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民生快贷、小微企业、敏捷服务
一、业务背景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是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所在。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精准服务小微企业是核心要义。在甘肃,今年前十个月,工业生产持续向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37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实现增长,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行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增速亮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速超36%,限额以上批零住宿业网络零售额增长23%。然而,在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上,小微企业却常常被“轻资产、缺抵押”、“订单在手、资金不足”等难题困扰,成为产业升级中的“隐形堵点”。
供应链金融,作为连接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桥梁,有效破解了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局,已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路径之一。然而,金融机构在为上下游企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面临传统模式的局限。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居于供应链的中心地位,其信用成为金融机构评估交易风险、决定是否放贷的关键依据。这种模式高度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确权或还款承诺,不仅增加了核心企业的管理成本和财务负担,也加重了其信用与担保责任。一旦核心企业经营出现波动,或对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信用背书的意愿减弱,小微企业的融资之路便可能戛然而止。这不仅不利于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控制,也阻碍了供应链金融的稳健发展。因此,推动供应链金融“脱核”发展,正成为重塑金融与产业生态的新趋势。
民生银行兰州分行扎根陇原十一载,始终秉持“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初心,持续创新产品服务,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与效。通过“脱核”模式的创新,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民生快贷”,以数据为桥、以效率为翼,为链上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真正让普惠金融触达产业链的“神经末梢”,助力小微企业生态圈健康、可持续发展。
产品情况
“民生快贷”以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历史交易数据为核心,构建“脱核不离核”的授信模式,既不依赖核心企业连带责任,又依托真实交易实现风险评估,为轻资产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高效率融资服务。截至2025年10月,该产品已覆盖兰州电力、石化、黄金、家电、调味品、3C数码、饮料、粮油、酒类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行业,17个细分项目累计审批授信14600万元,贷款余额突破8000万元,服务上下游小微企业超70家,平均审批时效压缩至5分钟。
三、创新亮点
(一)“脱核”风控,打破传统模式的信用断点。摒弃传统供应链金融对核心企业担保的依赖,通过整合合作年限、交易金额、应收账款等数据建立标准化授信模型,既解决了核心企业“配合意愿低”的行业痛点,也消除了小微企业的“信息壁垒”,实现“依托交易、自主授信”的风险闭环。
(二)敏捷生态,适配小微客户“短频急”融资需求。组建跨部门“供应链敏捷工作组”,打通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结合交易、税务、工商、司法等多维数据实现智能风控。将传统线下7—10天的审批周期压缩至5分钟内,精准匹配小微企业“用款急、周期短”的资金需求,通过简化审批流程,灵活匹配融资额度,助力企业在库存周转、渠道拓展等关键环节轻装上阵。
(三)行业聚焦,锚定地方优势赛道精准赋能。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性,“脱核快贷”模式会给出差异化、场景化的授信风控模型:对于医药流通行业经销商,风控模型会重点关注资质有效性、市场流通速度以及与医疗机构的合作稳定性;对于家电经销商,则侧重考察其代理品牌的认可度、下游业务稳定性及季节性销售规律;对于调味品行业经销商,模型会重点分析其订单的季节性、合作客户的稳定性;而对于服务快消品牌,则会更关注其订单的响应速度、与合作品牌的黏性。
业务成效
(一)企业端:解经营周转之困。
【案例】
兰州某电力上游供应商王总谈起“民生快贷”感慨万分。2025年三季度,公司接到一笔大额订单,正值原材料价格低位,但因上游暂未回款,账户资金仅能维持日常运营。厂房为租赁,缺乏抵押物,多家银行以“轻资产、缺担保”为由拒贷。一次偶然机会,王总接到民生银行兰州分行小微客户经理的电话,了解到“民生快贷”无需核心企业担保,仅凭历史交易数据即可授信。提交申请后,银行通过电子税务局纳税数据核实了10年合作记录,5分钟内审批通过300万元授信,期限2年。“资金到账后,我立刻采购原材料,锁定了成本,这笔贷款真是救急!”王总说。
另一家与核心企业合作5年的下游家电经销商李总,应收账款长期占压资金超500万元。通过“民生快贷”获批300万元信用贷款后,负责人李总算了一笔账:“按日计息、随借随还,比传统贷款节省近6万元利息,审批快、用款灵活,核心企业还给予更多优惠。”
(二)产业端:通过“民生快贷”产品,缓解了上游供货商及下游经销商链资金需求,企业资金流动性改善后,核心企业订单交付周期进一步缩短,供应链整体周转率得到显著提升,间接助力供应链产业实现良性增长,夯实了地方产业升级的根基。
(三)普惠端: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填补了传统金融对这类企业的服务空白,让普惠金融真正触达产业链“毛细血管”。
五、推广条件
(一) 产业适配性:适用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交易关系稳定、数据可追溯的行业(如糖酒副食、医药流通、手机通讯、家电行业、粮油批发等);
(二)技术支撑力:需具备多维度企业数据整合能力,实现智能风控与动态授信;
(三)组织协同性:需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保障小微融资的高效审批与风险管控。
服务小微企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成效不仅体现在贷款余额的数字增长上,更体现在对微观市场主体真实需求的精准把握与是否得到有效满足。从等待企业上门的“被动等贷”,到基于数据的“主动授信”;从提供单一贷款产品,到打造涵盖结算、融资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民生银行在小微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探索,反映了服务模式正在从普适性向精细化、定制化进行转变。
金融活水,唯有在顺畅的机制中奔流,在精准的渠道里滴灌,才能真正润泽小微、强健实体。唯有真正与小微企业同频共振,方能在这篇大文章中写下扎实而富有温度的篇章。民生银行兰州分行将继续提升“小微金融的领军者”特色优势,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重要指引和抓手,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将金融资源的“活水”更精准、更高效地引向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为巩固产业发展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的“民生”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