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年,光补课费就花8万!可看看这成绩单——语文62,数学58,英语刚及格!”诊室里,李女士把一沓皱巴巴的试卷摆在桌上,满是无奈。她9岁的儿子程程(化名)缩在椅上,双手紧紧攥着衣角,低着头,连眼皮都不敢抬一下。
李女士说,程程从小就表现得很机灵,搭积木能搭出复杂的城堡,记动画片台词过目不忘,幼儿园时智商筛查就比同龄孩子高出一截。可一上小学,“天才”光环就碎了:每天放学回家写作业,坐在书桌前先发呆,写三个字玩五分钟橡皮,一篇200字的作文能磨到半夜11点;上课的时候,老师转头写板书的功夫,他就开始玩铅笔盒,提问时站起来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最让人心急的是数学,竖式计算能把加号看成减号,应用题读三遍都找不到数量关系。

“我跟他爸轮流盯梢,骂也骂过,奖也奖过,没用!”李女士说,为了拯救孩子的成绩,她把小区附近口碑好的补习班报了个遍,连寒暑假都没让孩子休息过。可越补越糟,程程不仅成绩没提上去,还变得越来越沉默,以前放学还会跟妈妈讲学校的趣事,现在一到家就躲进房间,晚上经常翻来覆去睡不着,上周甚至跟老师说“活着真没意思,学习太累了”。直到学校心理老师提醒“可能不是态度问题,去看看学习困难门诊吧”,她才带着孩子找到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石彦欣主任。经过全面评估,程程被确诊为“阅读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才是他“学不进去”的真正原因。
“程程的情况不是个例,每周我都要接诊十几个这样的孩子。”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石彦欣主任解释道,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成绩差,第一反应就是“不够努力”,下意识地用补习班、刷题、盯梢这些“笨办法”施压,却不知道孩子可能是“学习障碍”——这是一种神经发育相关的能力缺陷,跟“懒”“笨”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盲目补课只会把孩子推向崩溃的边缘。
这3类孩子越补越废,再硬逼可能毁了他!
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石彦欣主任提醒:如果孩子有以下3种表现,哪怕成绩再差,也千万别再逼他补课了!赶紧带他去专业门诊评估,这才是对孩子负责。

1. 注意缺陷障碍:这类孩子的核心问题是“管不住自己的注意力”:课堂上频繁走神,老师讲的内容听不进去,甚至不知道老师刚才讲了哪一页;做作业时边做边玩,摆弄文具、发呆成常态,一个小时的作业能拖到深夜;即使知识点听懂了,也会因粗心大意频繁出错。这类孩子的核心问题是“注意力管不住自己”:上课坐不住,眼神总飘向窗外,老师讲完一节课,他连重点是什么都不知道;做作业更是“磨磨蹭蹭”,写两个字就玩橡皮、翻课本,一个小时的作业能拖到晚上十一二点;就算把知识点讲透了,他做题时也会因为粗心犯低级错误,比如把“+”看成“-”,把“3”写成“5”。
普通补习班要求长时间专注听课、做题,恰好戳中这类孩子的“短板”。反复的“跟不上”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甚至厌恶学习。
2.学习技能障碍:这类孩子在特定学习技能上存在“先天短板”,具体可分为三类:
①阅读障碍:跳行漏字、混淆相似字(如“己”“已”“巳”“辩”“辨”),读完一篇文章后完全不懂意思;
②书写障碍:笔画顺序颠倒、字迹潦草难认,写作业速度极慢,常因“写不清楚”被扣分;
③计算障碍:对数字不敏感,记不住加减乘除口诀,应用题读不懂题意,无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算式。
单纯的学科补习只会重复“讲知识点”,却无法弥补“技能缺陷”,长期下来孩子会觉得“自己太笨”,陷入自我否定。
3.语言表达与理解障碍:这类孩子的“语言系统”发育滞后:表达时词汇匮乏、语句不通顺,想说说不清楚;理解上,对复杂句子、多重指令反应迟钝,比如老师说“先把数学作业写完,再预习语文课文”,他们会分不清先后顺序。

语言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的阅读理解、数学的应用题、英语的听说读写,都需要良好的语言能力支撑。普通补习班不会针对性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只会让孩子在“听不懂、说不出”中越来越吃力。
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石彦欣主任提醒:如果孩子智商正常,但成绩一直上不去,或者出现“越补越差”“抗拒学习”“情绪暴躁”等情况,第一步不是找补习班,而是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的“学习困难专科门诊”做评估——这才是最高效、最省钱的办法。找到根源,科学引导,才能让孩子在学习的路上少走弯路,真正爱上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