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晶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高校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与战斗堡垒,党支部书记作为“领头雁”,其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新时代背景下,面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和师生思想观念的新变化,进一步提升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已成为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结合各地高校的实践经验,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系统探索素养提升路径。
一、筑牢思想根基,提升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是高校党支部书记的核心素养,必须坚持以理论武装为根本,确保党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制度化。。可借鉴沈阳建筑大学等高校的做法,通过定期开展党性教育、集体研讨与专题党课,帮助党支部书记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党支部书记深入师生一线,围绕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实际问题开展调研,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行动。例如,西安培华学院通过组织党支部书记参加专题培训,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深入解读,推动理论学习与学院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紧密结合,有效避免“学用脱节”。三是用好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党支部书记赴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研学,如武汉工程大学化药学院组织参观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在沉浸式学习中体悟党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和政治担当。
二、聚焦履职能力,强化业务素养
党支部书记既要懂党建,也要精业务,需通过精准化培训与实践锻炼,全面提升党务工作能力与业务融合水平。一是开展实务技能专项培训。围绕党支部“七个有力”建设要求,聚焦发展党员、组织生活规范、党建材料撰写等核心业务,邀请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进行实操指导。如武汉工程大学化药学院专职组织员围绕发展党员的“五个阶段25个环节”展开系统讲解,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常见误区,帮助党支部书记准确掌握规范流程;上海交通大学则通过“以训促干”,分类开展“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等专题培训,靶向提升不同岗位书记的业务能力。二是搭建实践交流平台。组织党支部书记参与“党建双创”经验分享、样板支部观摩等活动,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在党建与业务融合中的创新做法。上海交通大学连续多年开展“优秀主题党日活动案例创建评选”,引导党支部书记围绕“科研攻关”“家国情怀培养”等主题精心设计活动,在交流互鉴中拓展工作思路;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鼓励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跨院系交流,汲取先进管理经验,提升组织协调与决策能力。三是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实践。引导党支部书记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紧密结合,例如“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应带头推动党建与学科建设相融合,在科研团队中设立党员先锋岗,以党建引领科研攻关;学生党支部书记则可围绕学风建设、就业指导等设计主题活动,实现党建工作与学生成长同频共振。
三、锤炼作风品格,涵养人文素养
良好的作风形象与人文关怀是凝聚支部力量的重要保障,党支部书记应以严于律己、关爱师生的实际行动树立威信。一是强化纪律意识与廉洁自律。通过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明确纪律红线,引导党支部书记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评优评先、党员发展等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郑州大学强调党支部书记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到吃苦在前、不计得失,以优良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支部氛围。二是提升沟通协调与情感关怀能力。开展沟通技巧、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培训,帮助党支部书记更好倾听师生诉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上海交通大学在培训中引入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党支部书记关注自身及支部成员的心理状态;武汉工程大学化药学院党支部书记通过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师生在科研、学习中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切实增强支部凝聚力。三是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党支部书记应率先垂范,在教学科研、志愿服务等工作中勇于担当,以自身实际行动感召和带动支部成员。西安培华学院党支部书记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实干诠释党员责任,有效激发支部成员的积极性与责任感。
四、健全保障机制,确保提升实效
素养提升非一日之功,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为党支部书记的持续成长提供坚实支撑。一是完善培训保障体系。高校党委应统筹资源,将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培训频次、师资与教材质量。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党员学习中心”与“强国行”社会实践项目,为党支部书记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并重的培训资源;陕西多所高校联合干部培训中心,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实现培训“全覆盖”。二是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将党支部书记素养提升成效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从理论学习、业务能力、群众评价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对表现优异的书记予以表彰奖励,激发其提升素养的内生动力。上海交通大学通过举办“微党课大赛”“十佳主题党日案例评选”等活动,为党支部书记搭建展示平台,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挂钩。三是建立长效反馈机制。定期组织党支部书记座谈,收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及培训需求,动态优化提升策略;邀请党建专家、师生代表对党支部书记工作进行评议,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学习—实践—评估—提升”的有效闭环。
高校党支部书记素养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个人自觉、组织培养与制度保障协同发力。只有持续强化政治素养、业务能力、作风品格与人文关怀,才能打造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党支部书记队伍,使高校基层党支部真正成为凝聚师生、推动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