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考卷,需要青年以担当作答;基层的沃土,等待青春用汗水滋养。如今,越来越多的新青年主动告别“舒适区”,怀揣理想奔赴基层一线,在田间地头、社区楼栋、乡村角落挑起时代重担,让青春的汗水在为民服务中折射出璀璨光芒。
挑重担,是新青年的时代抉择,更是青春的责任担当。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这里既有乡村振兴的硬任务,也有基层治理的新挑战,更有群众期盼的急难愁盼。新青年们深知,“基层虽苦,但苦中有乐;岗位虽小,但责任重大”。95后驻村书记李晓彤,主动请缨到偏远山村任职,面对村里产业薄弱、交通不便的困境,她挨家挨户走访调研,牵头引进特色养殖项目,修建通村公路,用两年时间让村集体经济翻了三倍;00后社区网格员陈思宇,在疫情防控、矛盾调解中冲锋在前,创新推出“网格议事厅”机制,让邻里纠纷在“家门口”化解,用青春活力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他们用行动证明,青年的担当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扎根基层、直面困难的勇气与决心。
洒汗水,是新青年的成长密码,更是青春的实干注脚。青春的成长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在实践中练就真本领、实现真成长。基层的工作繁杂琐碎,从政策宣传到民情收集,从项目推进到民生服务,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实打实的付出。新青年们褪去青涩,在烈日下丈量土地,在深夜里梳理台账,在寒风中走访群众,用汗水破解一个个难题,用实干赢得群众的认可。“田秀才”王磊,大学毕业后返乡种植大棚蔬菜,从不懂技术到成为行业能手,他每天泡在大棚里研究品种、调试温度,手上的老茧是他成长的勋章,带动周边2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民情书记”李娜,坚持“每天走一遍辖区、每周开一次恳谈会”,累计收集群众意见800余条,解决民生实事300余件,用脚步走出了一条为民服务的“连心路”。这些奋斗的身影告诉我们,青春的价值不在于安逸享乐,而在于用汗水浇灌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在基层,新青年正书写着无悔的青春答卷。 基层的广阔天地,为新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见证着他们的蜕变与成长。在这里,他们学会了用群众语言沟通,懂得了用务实作风干事,明白了“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从“象牙塔”到“泥土地”,改变的是工作环境,不变的是青年的理想与担当;从“新手”到“能手”,付出的是辛勤汗水,收获的是群众的信任与自身的成长。越来越多的新青年扎根基层,把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大局,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让基层发展更有活力,让群众生活更有温度。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新时代新青年,当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挑起重任,以“时不我待”的实干挥洒汗水,在基层的沃土中扎根生长,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用奋斗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青春华章!(文/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