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下,电商平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与此同时,电信网络诈骗却如影随形。近期,一种以“售后理赔”为幌子的新型诈骗在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快速蔓延,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一、真实案例
家住北京的L先生在网上的一家店铺购买了一套积木玩具,收到快递后打开一看竟是一包毫无关联的小苏打。L先生随即联系店铺客服,对方让L先生扫描快递盒内的售后二维码,于是L先生脱离了原平台,进入售后客服所建立的聊天界面。
客服表示,L先生可以通过看短剧的方式做任务,完成任务后不仅可以领取补偿,还可以赚钱。在利益的诱惑下,L先生同意进群做任务,通过小额充值看短剧,领取到佣金后,尝到了甜头,便加大投入。
之后客服又以“操作失误”、“账号被冻结”等理由,诱骗L先生转账至陌生账号,L先生转账了数万元却再未收到返现,才意识到被骗。
二、骗局完整套路
近期此类诈骗高发,套路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前期铺垫:诈骗分子在平台开设网店,售卖 U 盘、小风扇、大米等日常商品。
2、制造矛盾:故意寄劣质品,等待消费者投诉。
3、脱离监管:以 “售后理赔” 为由,引导消费者扫描私人二维码、添加微信,脱离平台监管。
4、实施诈骗:通过 “刷单返利”、“投资盈利” 等利诱手段,以及 “账号冻结”、“法律追责” 等恐吓方式诱骗转账。
三、防范诈骗指南
1、坚守平台沟通:在正规平台购物时,务必在平台内进行沟通和处理售后问题。脱离平台私下沟通,如同在黑暗中行走,失去平台的监管和保障,极易陷入诈骗陷阱。
2、警惕高额赔偿:不轻信“高额”赔偿。诈骗分子常以高额赔偿为诱饵,引诱消费者上钩。
3、拒绝非官方软件:拒绝下载非官方软件。诈骗分子制作看似正规的诈骗App,诱导消费者下载,从而获取个人信息和资金。
4、严守转账底线:拒绝向任何陌生账户转账。正规售后不会要求“先转账、做任务”,一旦遇到此类要求,务必提高警惕,这很可能是诈骗分子的手段。
网购虽便捷,安全不可忘。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防范意识,让诈骗分子无从下手,共同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