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战火重燃,海外订单正遭遇“关税刺客”?致同国际商业报告(IBR)近期研究显示,关税对中端市场企业影响广泛。2025年初,市场信心创下两年来最大跌幅(72.7%,下降2.9%),而这只是开始。
当前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结构性重塑,传统关税机制被打破,新型贸易壁垒以超预期的速度更迭。对于中端市场企业而言,过去三十年积累的危机应对经验——从全球金融危机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再到供应链中断——在当下关税变局中面临全新挑战。
2020-2025Q1全球经济贸易预期:出口增长
数据显示,聚焦核心市场的战略转向已现端倪:计划开拓新市场的企业占比下降3.7个百分点至47.8%,资源整合与精准投放成为新趋势。
与历史危机不同,本轮关税冲击正系统性压缩企业的国际市场腾挪空间。曾帮助企业穿越周期的“业务组合多元化”策略效力减弱,迫使经营者重新评估市场边界与商业模式。
2020-2025Q1全球经济贸易预期:外销国家数量增长
截至2024年底,31.8%的中端市场企业将供应链风险防控作为资源投入重点,较年初关注度提升了近四倍。企业正通过重构合同条款、优化支付体系、布局区域供应链网络等结构性改革,构建应对贸易壁垒的缓冲机制。可以看出,这种战略收缩并非被动退却,而是基于供应链韧性建设的主动调整。
在致同国际的观察中,成功突围的企业普遍展现出三大核心能力:
动态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关税政策实时追踪机制,将合规成本纳入产品定价模型,通过数字化工具模拟不同贸易场景下的损益平衡点。
区域化价值重构:深耕本土市场价值洼地,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敏捷决策架构:缩短战略决策链条,并根据市场和业务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2020-2025Q1全球经济贸易预期:非本土市场收入增长
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网络安全威胁升级、气候监管框架成形以及人口结构变迁,显示出当前贸易变局恰与多重转型浪潮叠加。具备战略韧性的企业正在将关税挑战转化为转型契机。
致同中国主席、首席合伙人李惠琦表示:“真正的破局者正在重新定义游戏规则。当同行聚焦关税成本时,他们已在布局区域认证体系、培育本土化供应链生态、构建数字化贸易平台。”
在看似零和博弈的关税棋局中,实则暗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黄金窗口。历史经验表明,每次重大贸易体系变革,都催生了新一代市场领军者。对于深谙应变之道的中端市场企业来说,这场危机或许正孕育着超越体量限制的跃升机遇。
致同:动荡贸易中的结构性机遇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