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的村民们齐聚一堂,用方言向AI助手“腾讯元宝”和“小耕”发问。以AI为犁,深耕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数智技术和工具真正成为村民随时随地可以触达的生产生活资料。当AI大模型与乡土中国相遇,乡村振兴的叙事正翻开崭新篇章。(4月8日半月谈)
老农用方言询问农药配比,AI不仅给出方案,还附上农药包装实拍图;目不识丁的奶奶上传孙子的作业照片,几秒后便收到详细解题步骤的语音播报;更有期待恋爱的适龄青年现场get实用版“恋爱攻略”...AI下乡培训互动环节,村民们争先恐后地提问,用自己生活的大小难题给AI来了场“综合考试”。这场AI现场教学让从10岁孩童、25岁青年到70岁老农等不同群体,纷纷体验了一把与AI的深度对话。
此次AI学习培训活动,不仅有效丰富了乡村干部、群众的知识储备,更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运用科技手段创新工作方法的热情。当AI技术突破城市边界深入田间地头;当AI技术成为老百姓的“家常便饭”习以为常;当远AI技术成为农民的“掌上专家”....让农村的干部群众直观感受到AI给乡村工作带来的巨大变革与无限潜力。AI将作为重要的“新农具”“新专家”,帮助更多人掌握新技术,缩小数字鸿沟,尤其是图片识别和语音等功能的普及,还降低了农村群体的信息获取门槛。
“手机里住着专家”,乡村振兴的参与逻辑正悄然改变。总之,数字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的核心技术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AI将继续发挥其巨大的潜力,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想实施乡村振兴,就需要将乡村现代化作为一个重要方向,全面推进农业数字化管理的全面发展。也因此,党员干部要善于当群众肚子里的“蛔虫”,要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准确了解群众的想法和愿望。推动AI下乡,让“母猪产后护理”不再是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下,方能让科技“速度”提升民生“温度”。
文/张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