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是生态的融合畅想,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当检验科的利润空间被DRG/DIP和降费治理压缩到极限时,智慧化真的是IVD企业的解药吗?
2025年3月21日,迈克生物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新品发布暨经销商大会或许给出了答案。
在这场汇聚行业领袖、渠道伙伴及技术专家超过600余名的盛会上,迈克生物以“ALL IN”的魄力,向行业展示了其在智慧实验室领域的先锋地位。从覆盖检验科全场景的硬核新品矩阵,到首款实验室人工智能体MICO的亮相,迈克生物正以“四化战略”(系列化、系统化、自动化、自主化)重塑医学实验室的未来图景。
智慧化实验室
一场并非所有企业都能驾驭的“生存游戏”
医改持续推进,中国检验行业正经历一场静默的“地震”。DRG/DIP支付改革削减体量,价格治理挤压利润空间,检验科从“利润中心”滑向“成本中心”。检验科不仅要面对技术升级的压力,更要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绞杀中找到生存空间。
当控费成为紧箍咒,技术升级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死攸关的必选项,智慧化实验室成为检验行业破局的关键,它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生态重构。
正如迈克生物总经理吴明建所说,智慧化实验室是当前IVD行业破局的关键,对医疗机构而言,它是检验科从成本中心回到利润中心的唯一路径;对厂家而言,它是从更高维度碾压单机和流水线价格内卷的一把利剑;对于渠道伙伴而言,它是提高终端客户的粘性,提升投资收益的唯一选择。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它将重新定义并且固化竞争格局。
然而,智慧化实验室的建设并非所有企业都能驾驭。这条路,不是谁都能走。
解剖迈克样本
智慧化的三重“入场券”
在这场以“ALL IN”为主题的发布会上,迈克生物用实打实的技术矩阵证明:智慧化实验室是一种生态,并非“每个板块都用最好的设备就可以打造智慧化实验室”的简单游戏,它是一场需要技术、生态、战略三重“重投入”的系统工程。
(1)新品矩阵:技术自主化与场景全覆盖
此次大会,迈克生物发布了涵盖血球、尿液、凝血、输血等平台的多个新品,均以“自动化+智能化”为核心:
M 100全自动细胞形态学分析仪:搭载三轴超稳平台与AI算法,实现血常规检测从初检到复检,再到形态学复检的完整流程闭环,真正实现了覆盖血常规、特定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全血一管通完整解决方案;
U 55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U 650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融合40倍显微成像与动态仿真算法,精准解析12大类35项成分,覆盖理学、化学多参数检测;
C 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真正做到了血尿同测,对于尿液样本也无需额外的新工作,只需要随到随测;
H 38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0.5㎡超紧凑设计下集成三大检测方法,PT项目检测速度达360次/小时,适配基层、门诊以及中小型实验室高效需求;
尿液一站式的解决方案:通过U 550、U 650等设备灵活组合,实现尿液检测一站式覆盖。
此外,在输血平台,迈克生物同样带来了两款新品:T 720和T 48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随着这些新产品的加入,迈克生物各个平台的产品选择都变得非常的丰富多样,无论客户是怎样的需求,迈克都能够提供与之相匹配的适合的产品解决方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迈克生物已实现生化、免疫、临检、分子诊断等关键平台70%-80%核心原料自主化生产,从源头保障产品性能与供应链安全。迈克从贸易型企业转型为智慧实验室领军者,其“应用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理念,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2)AI的“垂直深潜”
当行业热议“AI辅助审核”时,迈克已构建医疗检验领域庞大的垂直知识图谱:
22万实体、114万关系的专业数据库,涵盖检验项目、临床路径、药品干扰数据;
独家专利的GDF-15项目:不仅获得了全国发明创造专利,且已获得医保收费编码,率先在山东省进入了物价试行;
10项心肌检测标志物,最快9分钟报告,AI自动关联患者用药史,误判率大幅下降;
动态仿真算法:U 650尿液分析仪还原人工镜检逻辑,解决基层形态学专家短缺痛点。
“当前时代重构我们的认知。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系统地抛弃过去才是建设未来的唯一途径。”迈克生物方案部王鑫如是说。
(3)人机共融的“生态实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迈克生物在此次大会上还展示了其人工智能体——MICO。
MICO是“我的实验室智能合作伙伴”,虽然目前MICO还处于成长阶段,但未来它有望承担试剂更换、设备维护、样本处理等多项任务,甚至参与复杂的分子、微生物实验。这种对机器人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实验室工作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人为误差,为智慧化实验室建设增添新动力。
实践启示
智慧化实验室的“中国范式”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迈克的智慧实验室发展迅速,遍地开花。会上,迈克生物还用五大标杆案例,印证其解决方案的普适性与实效性:
1. 顶级医院的“重构”。某地级市公立三甲医院新建院区,迈克生物从多层面、多角度以及多要素进行合理的一体化规划,采用“智能采血-智能分析-智能决策”一体化设计,届时将达到80%样本通过线上流水线处理。
2.中型医院的“迭代”。某县级中医院通过改造,相较于上年避免了超过90%的差错,生物安全得到了100%的保障。总TAT时间缩短了25%。
3. 区域资源的“普惠”。某县域医共体中心实验室覆盖23个乡镇,检测项目从50项增至500项,72万村民实现“大病不出县”,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高质量、全面覆盖的临床诊疗服务。
迈克的多个案例揭示了一个深层逻辑:智慧化不仅是技术升级,还是通过检验效能的提升重塑重塑诊疗流程,更是医疗资源分配模式的变革。当基层医院能共享三甲级的检测能力,当机器人替代重复劳动释放人力投入科研,中国医疗的“金字塔结构”正在被技术碾平。
3个小时的会议,信息量爆炸。在这场会议中,迈克生物隐隐已为行业划出一道分水岭:智慧化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线;不能“ALL IN”的企业,终将成为进化路上的尘埃。
智慧化的未来,唯有“ALL IN”者能赢。这场赌局没有旁观席,唯有全力以赴者才能赢得未来。
文章来自:体外诊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