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的成长如同新茶淬炼,需历经"杀青去涩、揉捻塑形、干燥凝香"三重工序,方能沉淀出醇厚回甘的为民本色。新时代青年干部当以理论铸魂、实践砺能、奋斗明志,在火热实践中舒展青春枝叶,成就为民服务的"雨前茶韵"。
一要深耕理论沃土,淬炼政治品格。杀青工序通过高温钝化酶活性,去除茶叶青涩气息。青年干部亦需以理论学习为"高温炉",在深学细悟中去除思想杂质,淬炼纯粹政治品格。青岛市选调生严贵舒初到基层时,面对群众质疑曾陷入本领恐慌,正是通过参与中组部培训深化认知,才逐渐成长为能撰写全省推广方案的业务骨干。
二要沉浸基层沃土,锻造实干筋骨。揉捻工艺通过外力作用塑造茶叶形态,恰似青年干部在基层实践中褪去"书卷气",沾染"烟火气"。阳泉市"95后"村干部刘博初入小河村时,通过182天田间走访绘制村庄发展图谱,最终带领村民打造出年收入200万元的文旅融合示范村。青年干部当效仿王明在西烟镇带领群众冒雪抢收玉米的担当,像王国强在省能源局参与制定省级政策时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更需如张桂芳般用"彩虹墙"创意激活乡村活力。要建立"驻村日记"制度,每日记录群众急难愁盼;开展"方言课堂",破解与群众沟通的"语言关";实施"师带徒"工程,让老干部传授"土办法",真正将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三要涵养奋斗品格,沉淀为民醇香。干燥工序赋予茶叶持久香气,正如艰苦奋斗精神铸就干部的政治底色。青岛市北区王金钰从"审批小白"成长为得心应手的业务能手,秘诀在于将600余条政策问答烂熟于心;蒲城县纪检干部王融在查办案件时严守"三不"原则,用纪律标尺丈量初心。这些案例印证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成长规律。青年干部当如严贵舒般在防疫防汛、秸秆禁烧等急难任务中"自讨苦吃",像张瑜在省委农办参与制定三农政策时"字斟句酌",更要保持李阳引进智能灌溉系统时的创新锐气。需建立"揭榜挂帅"机制,鼓励青年干部主动认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攻坚项目;完善"容错清单",为担当者撑腰;搭建"成长档案",记录攻坚克难的奋斗足迹,让青春汗水浇灌出人民幸福的芬芳。(东田庄镇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