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新时代干部要多下基层听民意解民忧,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增强群众观念,深入了解民情。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实际,近距离地接触群众,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察民情、重民意、集民智、解民忧。下基层有助于干部增强群众观念,认识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更加尊重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
倾听基层声音,促进工作落实。基层是干事的根基,人民是创业的动力。干部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干部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如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要特别关注基层群众的声音,尤其是那些平时难以接触到、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如农村老人、留守儿童等。
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服务效能。针对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干部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努力寻求解决方案,为群众排忧解难。干部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满意和认可。
积极调查研究,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党员干部不仅要懂得调查研究,更要学会调查研究工作方法,重视调研更要善于调研,用好科学工作方法,提高调查研究质量,在调研中解民之忧、惠民之利。调查研究中,最重要的是深入群众,唯有如此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奔着问题去,围绕问题开展调研,搞清楚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让制约群众发展的“拦路虎”被扫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积极引导和扶持基层经济发展,为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新时代干部下基层听民意解民忧,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延续,也是新时代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我们要继续加强干部下基层工作,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确保干部能够真正深入基层、了解民情、解决民忧,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七树庄镇 孙凤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