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党。近期通过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在研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的结合点的同时,我对“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的双向机制”“如何深化党员政治素养”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
当前,农业再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同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理论学习为实践提供方向和框架,优化实践过程。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深化理论理解,推动理论创新。乡村振兴需要瞄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如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就以乡村旅游为基点。同时党员也要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积极创新,将工作落在实处,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至关重要。党员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中,我们要不断积累经验,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些治理经验的正确性。同时,我们也会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这样,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使得我们对农业知识和基层治理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党员政治素养是党员干部的核心素养之一。党员应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不断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对党忠诚、言行一致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体现,党员应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执行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党员应提升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通过持续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把握能力。通过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政策文件,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
总之,作为中共党员应结合全国两会精神和党的最新政策,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常庄镇高溟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