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以火眼金睛明洞察。见微知萌,见端知末。回首近半个世纪来的改革发展历程,从小岗探路到深圳试水,从浦东闯关到雄安启航,结合本地实际寻找“先机”始终是走在前列示范引领的有效路径。当前,正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之中,无论是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提速扩量,还是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都对党员干部的判断力和洞察力提出更大的考验。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命题与不断“上新”的改革任务,党员干部要围绕新的时代要求提升自身,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保持对新苗头、新倾向的敏锐度,多思考、多筹划,捕捉经济发展的“微表情”、发掘民生改革的“小切口”,凭借深入的思考、扎实的调研找准“先行”点位。以系统解剖,吃透实情、深思熟虑的精神来面对问题,不断增强谋改革促发展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二要以三头六臂速行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发展蓝图一旦谋定,党员干部需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兼顾行动速度与策略精度。要坚持"谋定快动"原则,对于要实施的基础工程、要落实的改革项目、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敲定部署后应以最快的行动致力创优。当然,“行动快”不是片面的速度之快,追求的是速度和效度的统一。在行动事项事项上要拎清主次和先后,对牵引性强、共识度高的项目优先突破,集中力量打通关键堵点,发挥"一子落而全盘活"的带动效应。同时要善用基层智慧,通过"四下基层"问需于民,结合专家论证、试点经验完善举措,让政策制定更接"地气"、落实更聚"人气"。让发展成果集民智、顺民意,为政策有效落实提供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
三要以定海神针稳执行。改革发展贵在持之以恒,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员干部当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既要保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锐气,更需涵养"滴水穿石"的韧劲。针对区域协同发展瓶颈、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建立全周期管理机制,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推行清单式推进、闭环式督办。强化制度创新集成,聚焦具有示范突破性的改革事项,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坚持"积小胜为大胜"的方法论,通过"小切口"改革积累经验,在营商环境优化、基层治理创新等方面形成特色化改革品牌,以持续量变催生发展质变。(东田庄镇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