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36.7%,初中71.4%,高中81.2%)。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早发、高发、低龄化趋势,近视逐渐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医生,我听网上说,孩子眼镜一旦戴上,就再也摘不掉了,近视度数也会越戴越深!”
“医生,我家孩子还小,近视只有一百多度,可以不配眼镜吗?”
“医生,听说近视眼镜戴久了,眼球会向外凸出,特别丑,不给孩子戴眼镜可以吗?”
……
在视光门诊中,经常可以听到家长们的这些疑问。眼镜戴了就摘不掉了、戴久了度数会越来越深、封印颜值……各种所谓的“原因”,让很多家长和孩子对”近视后是否配戴眼镜“犹豫不决。
近期,小肖妈妈带孩子就诊时,特意咨询讲到”孩子今年上小学之后,度数一直在增加,但是孩子觉得戴眼镜不方便,一直不愿意配合,这后续会有什么影响吗?“今天就一起来了解,近视后如果不戴眼镜,究竟会怎样呢?
危害一:加速视力增长
一旦确诊为真性近视(即轴性近视),却不及时配戴眼镜,眼睛为了努力看清事物,会不断调节晶状体,久而久之会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进而加速近视发展。研究表明,未矫正的近视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发展成高度近视。
另外,度数的加深与戴眼镜无关,主要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用眼姿势不对、遗传等导致的。眼睛变凸也并不是眼镜惹的祸,当排除疾病导致的眼球凸出后,真正导致眼睛变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度数增长,眼轴变长,过长的眼轴在视觉上眼球鼓出,眼球凸出在极高度近视中更为常见。所以,眼睛凸出并不是长期戴眼镜的“锅”。
危害二:可能诱发斜视
近视却长期不戴眼镜,可能会导致双眼的调节及集合功能紊乱,引发斜视等问题。近视的人眼睛调节功能会下降,眼睛的“集合”功能就会受影响,双眼不再向内聚拢,如果不及时戴眼镜矫正,时间久了,可能会出现“外斜视”。如果两眼度数相差太大,大脑会更依赖视力较好的眼睛,斜视严重了,甚至可能引发“斜视性弱视”。
危害三:视功能异常
视力模糊时,大脑需分配更多精力处理视觉信息,导致对距离、大小的判断失误,甚至增加碰撞风险。此外,视觉信息接收延迟,还可能让人反应变慢。长时间用眼却无法清晰看到目标时,大脑需要更加用力去“解析”图像,容易引发偏头痛、眼胀、干涩、头晕等不适的感觉。尤其是学生群体,学习压力大、用眼时间长,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而且,许多近视儿童视物不清时,会习惯性的眯眼、揉眼,这些表现可能会造成眼睛出现散光或者加重散光。
那肯定有家长要问了,近视了一定要戴眼镜吗?
当然!如果在正规医疗机构验光后,确诊为真性近视,医生给予了配镜处方,验配后就需要谨遵医嘱正确地配戴合适的眼镜。
儿童青少年真性近视患者,由于他们的眼睛还在发育阶段,为了能清晰地看到事物,获得良好的视觉刺激,避免近视度数快速增加,建议长期配戴眼镜。合肥普瑞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主任汪丽娟提醒,目前可用于近视防控的手段和方法较多,如离焦框架镜、OK镜、离焦软镜等,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矫正视力,还可以延缓近视进展,避免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可根据自身条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并定期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