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给了三位“免疫调控”领域的专家。
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第一个发现“调节性T细胞”(简称 Treg);而美国科学家玛丽·布朗考、拉姆斯德尔找到了Treg的“身份证”FOXP3基因;他们的诺奖,一句话理解:Treg 就是免疫系统里的“和事佬”,专门按住杀手T细胞“别开枪,自己人!”
如果这群和事佬太少,就会“误伤”自己—糖尿病、红斑狼疮、类风湿统统找上门;如果给它们“加编制”,就能让失控的免疫大军踩下刹车,癌症、器官排斥也可能被驯服。
巧的是,千济方公司和中国农科院、中科院、肽益生命研究院及上海龙华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的联合科研团队早就盯上了一味“老药新用”—桑黄。
千济方团队把10年来3000多例肿瘤、10余例红斑狼疮的服用记录重新翻了一遍,又重新整理了7个桑黄抗癌临床研究数据发现:
1. 桑黄多糖能让总 T 细胞数量提高 2~3 倍,其中“和事佬”Treg 也同步上涨;
2. 对杀手 T、B 细胞、巨噬细胞、NK 细胞同样“雨露均沾”,动员整支免疫部队;
3. 在分子层面,桑黄多糖可抑制拓扑异构酶、环加氧酶(炎症和肿瘤的共同“油门”),呈现清晰的量效关系;
4. 临床应用中,炎症因子IL-6、IL-1β等显著下降,肿瘤标志物CEA、NSE等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KPS)提升20%。
由此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桑黄就像给免疫系统“配发双层刹车片”:一边踩住炎症油门(抗炎、抗癌);一边给和事佬 Treg 发奖金(防自免、防排异)。而只不过目前证据仍停留在“细胞-动物-样本临床”阶段,尚未进入大规模双盲试验,要让全国的肿瘤医生把桑黄直接写成“抗癌处方”还有一段路要走,但为期不远。
而2025年诺奖给出的“免疫刹车”理论,正好为千济方金边桑黄的下一步研究指了一条明路:扩大样本,锁定FOXP3通路,做随机对照,争取早日在“免疫耐受”这张考卷上拿到中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