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沉默的视力杀手,建立“三早”防线
“在门诊中,经常能看到很多病人大多已经跑过很多医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治疗,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名誉院长陈少军教授说起门诊现状时深感惋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会慢慢腐蚀视网膜血管壁,使血管被“泡坏”后漏水、出血,甚至长出异常的新血管。这些新生血管如同“豆腐渣工程”,脆弱易破,可能引发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失明。最令人警惕的是糖网的隐匿性,约六成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糖网病变早期通常悄然发生在视网膜周边,不影响中心视力。不要感觉看得清,从而放松警惕。”陈少军教授指出。
面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一隐匿的视力杀手,被动等待症状出现无异于“坐以待盲”。专家共识指出,构建并坚守“早预防、早筛查、早治疗”这三道紧密衔接的防线,是糖尿病患者守住光明唯一且最有效的策略。这三道防线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系统性的、环环相扣的终身健康管理闭环。
第一道防线:早预防——筑牢根基,防患于未然
陈少军教授解析,“早预防”是整个防线的基石,其目标是从源头上延缓或避免糖网病变的发生。许多患者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预防”就是单纯控制血糖。其实,早预防这是一个多因素协同管理的系统工程。首先血糖稳定是核心基础,其次“血压、血脂、肾脏”一个都不能少,需要多因素协同管理,然后还需树立健康生活方式,科学饮食,严格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在医生评估无禁忌证(如增殖期糖网)后,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改善血糖和血液循环。“早预防是一个主动且持续的过程。糖尿病患者必须树立‘眼病可防’的信念,将眼部健康纳入糖尿病管理的整体框架中,而非等到眼睛出现问题才临时抱佛脚。”陈少军教授强调。
第二道防线:早筛查——定期年检,抓住视力黄金期
“早筛查”是连接预防与治疗的桥梁,是整个防线中最关键的一环。由于糖网病变早期具有极强的隐匿性,定期的眼底检查是打破这种“沉默”的唯一手段。眼底年检誉为糖尿病患者的“眼睛年检”,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必修课”。陈少军教授介绍,筛查策略需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管理,1型糖尿病建议一年一次;2型糖尿病确诊时立即进行眼底检查,后续复查建议每年1次,若已病变则缩短周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首次筛查时间建议在妊娠早期或首次产检时,后续复查需每3个月1次,产后1年再复查。
第三道防线:早治疗——精准干预,最大限度保留视力
一旦通过筛查发现病变,“早治疗”便是挽救视力的最后机会。糖网病的治疗遵循分期治疗原则,发现越早,治疗方式越简单,效果越好,费用也越低。陈少军教授介绍, 非增殖期以控制和延缓为主,通过强化控制“三高”,部分早期患者病变可逆转或稳定。必要时可辅以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果病变影响到中心视力区的黄斑,引起水肿,需及时进行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这是目前的一线治疗方案,能有效消除水肿,提升视力。对于增殖期的患者,需要积极干预,挽救视力,目前常见治疗方式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与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治疗增殖期糖网的标准方法,通过激光封闭缺血缺氧的视网膜区域,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犹如“修剪”掉坏的枝条,防止其引发更严重的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对于已发生玻璃体大量出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晚期患者,就需要用玻璃体切割术清除积血、复位视网膜。“糖网是慢性进展性疾病,治疗不等于治愈。”陈少军教授提醒,“患者完成治疗后,必须继续严格管理糖尿病,并遵医嘱定期复查,因为病变仍有复发和进展的可能。”
面对复杂多变的眼底疾病领域,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始终保持初心,不断追求患者就医体验和高效的治疗方式,推动眼底病全病程管理。现已形成了由普瑞眼科渝贵省区总院长侯乒、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名誉院长陈少军领衔的专业眼底病团队,进一步强化眼底疾病的规范诊疗体系,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为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的眼底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保障百姓眼健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