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奥运冠军马龙在社交平台晒出林俊杰演唱会现场照,一句“嗓子又哑了”引发网友热议。在演唱会中,现场观众挥舞的应援棒、灯牌,或许用的正是马龙代言的南孚电池。当“六边形战士”遇上“国民电池”,这场跨界联动如同两者成长轨迹的隐喻:用极致专注,成就各自领域的“超长待机”。
作为乒乓球史上首位“双圈大满贯”得主,马龙的职业生涯堪称传奇;而南孚电池同样书写着中国制造的奇迹:连续32年销量领跑全国,市场占有率超85%,荣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更以263.86亿元品牌价值登顶2025“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有趣的是,这对“冠军CP”竟有着诸多奇妙共鸣——同为1988年生人,同样以“稳”著称,都被称作各自领域的“定海神针”。
基业长青的密码,藏在南孚的“笨功夫”里。20世纪90年代,当国内厂商仍在生产廉价但漏液风险高的碳性电池时,南孚率先攻克无汞碱性电池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让老百姓用上了平价耐用的国产电池。从BP机时代到智能家居时代,南孚始终在“看不见的地方”较劲:研究中国家庭电器使用习惯17年,针对遥控器、智能门锁、血压仪等不同设备优化放电曲线,甚至让电池在雪山极地都能稳定工作。正如马龙在赛场上对每个旋转的精准计算,南孚用415道检测工序,把耐用这个朴素需求做到了极致。
真正的冠军从不止步。从聚能环1代到4代,南孚用二十多年时间将电池耐用性提升数倍:2代优化23项技术,3代实现三大性能突破,4代更以0.16毫米精钢薄壳技术刷新全球纪录。这种“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执拗,就像马龙35岁仍能站上奥运巅峰的秘诀——把每个动作拆解成千次训练,将每次挥拍化作肌肉记忆。
当演唱会灯光暗下,观众手中的应援棒持续闪耀;当马龙在赛场拼杀,南孚在实验室攻克技术难关。其诠释着所谓传奇,不过是把平凡事做到极致。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坚持,或许才是最动人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