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正式发布数智工业平台(H3C IIoT Platform)。该平台凝结了新华三集团在工业领域多年的技术积淀与实践经验,以高性能算力、智能体敏捷开发、工业操作系统升级和一站式集成服务为核心,致力于构建具备自主决策与持续进化能力的工业智能新范式。
迈向工业智能体时代,新华三正为工业企业提供更智能、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和价值创造,助力中国工业从“设备互联”迈向“生态共生”。
战略跃迁:从“联接驱动”到“数智赋能”
8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提出要“深化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增强工业系统的智能感知与决策执行能力”。
不久前,新华三集团在杭州新华三未来工厂举办了2025工业互联网媒体沟通交流会。会上,新华三集团副总裁、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赞发表重要演讲,深入阐述了新华三对工业互联网的深刻理解,并重磅发布了全新的工业数智平台,标志着新华三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布局迈入全新阶段。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在于智能工厂与数智平台的深度融合,具备柔性化生产、全流程协同、数据驱动决策三大优势,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驱动产业走向‘高质赋能’。”刘赞介绍。
他进一步阐释,“工业互联网解决‘联接'和‘数据'的问题,而工业智能体解决‘智能决策'和‘自主优化'的问题。二者共同构成产业经济高效运行的关键支撑。未来三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将从‘高速扩张'转向‘高质赋能',以海量工业数据为燃料,以工业智能体为引擎,实现从‘生产制造'向‘价值创造'的跃迁。”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赞
清晰的战略演进路径在刘赞的介绍中逐渐浮现:新华三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在算力×联接领域的优势,通过数智赋能融入AI技术,最终实现产业价值的重塑。在此过程中,新华三的角色也从“使能者”转变为“赋能者”,其终极愿景是让“每台设备会思考,每条产线自进化,每个企业拥有数字生命力”。
技术突破:四大举措构筑智能体新范式
会上,刘赞介绍,新华三工业互联网技术战略2.0的内核,是通过industry工业联接、information信息联接、intelligence智能联接、immune可信联接、integrate融合方案、ignite赋能产业的“六重联接”,从物联感知到价值流动形成闭环,驱动整个产业的转型过程。依据这套方法论,新华三数智工业平台通过四大核心举措,将战略愿景转化为现实。
其一,接入图灵小镇智算中心,让平台和算力更强大。算力是工业智能体高效运转的核心基石,可大幅提升业务的响应速度与决策质量。新华三数智工业平台现已深度融合图灵小镇智算中心,通过构建灵活、可扩展的算力资源池,让工业领域实现算力随需可得。升级后的平台每秒可处理超过10万条工业数据,支持超大规模工业模型并行训练,训练效率提升3倍以上,助力工业智能体从试验阶段走向规模化应用。
其二,接入灵犀使能平台,让产品和方案更智能。数智工业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智能的持续升级。平台深度融合了新华三灵犀使能平台的全栈能力,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的MoE动态混合专家架构,融合多个国内外主流大模型,真正实现“工业专家会诊”机制;另一方面,平台通过低代码工具和预置工业开发套件,有效解决工业应用开发周期长、标准化难度大的痛点,推动工业智能体从“被动执行工具”升级为“主动协作伙伴”。
其三,升级工业操作系统,让应用和服务更高效。新华三灵犀工业操作系统以“AI+工业”为设计理念,推动工业应用全面向智能体演进。该系统深度融合主动感知、自主决策、自主执行与自主进化能力,通过开发、模型、协同与执行四大引擎,实现对“人、机、料、法”等生产要素的集成,支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协同等多类工业智能体的构建与运行。升级后的系统有效解决了实施周期长、系统孤岛多、经验沉淀难等工业痛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计划调度、过程监控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场景。在生产运营管理领域,新华三全新推出了工业MOM开发助手,能够自动解析需求并生成可执行应用,将MOM系统交付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3个月。同时,在工业移动机器人调度方面,平台通过多智能体强化学习与激光/视觉SLAM技术,实现多车协同调度与厘米级定位,使车间物流效率提升20%以上,全面增强柔性制造场景的服务效能。
其四,升级数智集成服务,让价值和体验更实在。数智工业平台的落地极大程度依赖于产业生态的持续发展。为此,新华三集团推出三大生态计划。首先,通过“CaaP”计划(客户即合作伙伴)推动客户共同参与平台优化;其次,依托“工业智能体生态激励计划”广泛联合产业链伙伴共建解决方案;最后,以“产业与人才双轮培育计划”推动技术与人才协同发展,保障生态可持续成长。在三大生态计划的有力支撑下,新华三实现了从“一体化解决方案集成商”到“全栈式智能体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实践落地:三类智能体掀起产业变革热潮
技术的价值最终要在实践中检验,新华三数智工业平台凭借其强大的技术支撑,已在多个行业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围绕工厂、企业及产业等核心业务场景,打造出三类智能体实践范式,切实推动着产业变革。
针对工厂中设备联动难、成本控制难、质量追溯难等核心痛点,新华三工厂级智能体通过打通设备、生产与管理数据,实现实时调度、动态成本优化与精准质量管控,推动工厂由“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这一模式已成功助力环球印务、安诺特等企业建设全新智能工厂。其中,通过重塑生产管理系统,新华三帮助全国印刷行业龙头环球印务提升35%的生产效率,降低18%的综合成本,提升9%的产品合格率。
面对企业内部数据孤岛、资源配置低效、运营响应滞后等问题,新华三企业级智能体扮演跨域决策中枢角色,整合研发、供应链、生产与销售全链路数据,通过智能分析实现资源优化和运营提效,助力企业构建高效协同的内控体系。目前,该智能体已率先于新华三集团内部应用,大幅提升了产品设计与运营效率。
为应对区域产业资源分散、协同薄弱、转型缓慢的挑战,新华三产业级智能体作为生态协同平台,整合区域内企业、技术及服务资源,加速区域整体数智转型。在咸阳高新区的实践中,新华三成功打造“一平台五中心”的示范架构,有效推动了当地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刘赞强调,工业智能体的落地需坚守“小场景、大价值、深闭环”原则,“智能体要从小处着手,在1cm宽、1km深的闭环场景中深度嵌入工业场景为其赋能,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面向AI驱动的工业未来,新华三集团正持续推动工业智能体从概念走向落地、从单点应用走向系统创新,携手产业伙伴深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融合实践,通过“AI in ALL”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通过“AI for ALL”推进行业智能化应用,助力中国工业在数智热潮中构筑竞争新优势,共创可持续、可进化、可共赢的智能工业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