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必须牢记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新征程上,青年干部要学会“去迷茫”“去浮躁”“去懈怠”,跑出“加速度”,做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书写“热辣滚烫”的青春篇章。
提升站位“去迷茫”,跑出“过硬本领”加速度。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理论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提升本领的法宝,自我检视的镜子。广大青年干部要坚持勤学善思、以学增能、以学增才、以学促行,坚持从书本中、实践中锤炼理论水平,坚持向领导同事和人民群众学习经验方法,切实增强实际工作中的才气,努力克服“本领恐慌”。要建立理论学习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机制,坚持不懈把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常看常炼、常悟常进、常学常新,抓住一切碎片时间,积累学习的“跬步”,抵达成就事业的“千里”;汇聚思想智慧的“小流”,形成理论体系的“江海”,做到理论学习“一刻不停”。
更要“心”“行”相印练就过硬本领,坚持理论和工作融合并举、整体联动,将学的成果、学的方法、学的质效融入为民服务、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实干办事中,巩固拓展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能,绵绵发力、久久为功。
找准定位“去浮躁”,跑出“执政为民”加速度。权力“姓公不姓私”,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民办事、为党分忧。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找准“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厚植为民服务情怀,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夯实为民服务根基,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精神贯彻到工作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要站稳人民立场,秉持赤子情怀,主动俯下身子倾听民声,自觉贴近群众收集民情,积极迈开步子走进群众,要“心”系人民,有为民的情怀,要“师”从人民,学为民的方法,要“身”入人民,做为民的实事,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需,构建“鱼水情深”的干群关系。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时刻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气度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时刻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工作水平的“阅卷人”,把“答卷”写在广阔的“基层大地”,推动各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用自己“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
立足本位“去懈怠”,跑出“不懈奋斗”加速度。回望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能成就千秋伟业,历经百年历史犹新,正是凭借艰苦奋斗的精神。广大青年干部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多想一些“怎么干”,少说一些“干不了”。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要饱有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敢啃“硬骨头”、敢翻“无字书”、敢涉“深水区”,不断跨越新的“雪山”“草地”,攻克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要时刻秉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意志力,“一以贯之、行稳致远”的续航力,“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的耐受力,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慕虚荣,时刻保持“不要人夸好颜色”的淡然心态、“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气概、“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以“真格”的工作举措做一名遇难能解、问策能对、压担能挑的干部。
行动检验政治能力,行动诠释责任担当。新时代新征程,奋斗目标越宏伟、使命任务越艰巨,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去迷茫”“去浮躁”“去懈怠”,跑出“加速度”,以精耕细作、精准到位的细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以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韧劲,不断开创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业绩新局面。(东田庄镇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