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头巷尾的餐饮场所,美食带来的烟火气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突发意外。我国餐饮场所是噎食等突发状况的高发场景,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儿童噎食事件超5万例,老年噎食死亡1.5万例。为避免面对紧急情况束手无策,袁记云饺联合羊城晚报等多方力量,率先推动急救技能培训在连锁餐饮行业的落地,用实际行动把握“生命每一秒”。
先锋行动:让急救技能走出课本
7月18日,羊城晚报联合南方医院发起“预防为先、应急有备”急救知识讲座。在南方医院急诊科主任熊艳的指导下,20名餐饮从业者通过“知识讲解—技能实操—情景演练”的三维模式,系统学习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急救技能。
曾被视为专业门槛较高的操作,如今通过标准化培训,成为员工可熟练掌握的技能。参与培训的袁记云饺员工王师傅,一手托住婴儿模型的下巴,前臂垫于大腿,另一手精准拍击肩胛骨之间,正在实操婴幼儿异物卡喉救援。他表示:“曾以为救人只是医生的事。今天用假人实操时才明白,黄金4分钟内施救关键在‘第一响应人’。”
行业倡议:从“附加项”到“必选项”的转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研数据显示,鲜有餐饮从业者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不敢救、不会救”是普遍存在的行业痛点。针对这一问题,羊城晚报与袁记云饺在培训现场联合发布《连锁餐饮行业门店急救技能培训倡议书》,倡议连锁餐饮行业建立“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服务准则,同时鼓励行业内将急救技能纳入岗位培训考核。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餐饮部主任孙工贺对此表示,袁记云饺在近5000家门店推进急救能力建设,将其转化为从业人员的基础服务素养,展现出连锁行业领军品牌的担当与远见。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服务质量的“安全内涵”,更推动急救能力从行业“附加项”向“必选项”转变,为连锁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安全韧性”。
实践运行:急救体系的逐步建立
袁记云饺联合创始人田伟认为,应急救护能力是门店服务的安全底线,是企业从被动应急转向主动构建安全服务体系的关键。
为实现长效运营,袁记云饺制定了双轨推进方案:一方面,将本次培训内容录制为标准化课件,通过内部“云饺学社”平台,覆盖全国近5000家门店、超20000名员工,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接受系统培训;另一方面,将“急救响应能力”纳入新店考核体系,与开店流程、运营考核深度绑定,让急救能力建设贯穿从新人入职到门店运营的全链条。
守护生命刻不容缓,这种将急救技能与日常运营深度融合的做法,让“安全”二字不再是抽象概念。当急救技能成为每位员工的必备素养,当每个餐饮门店都如袁记云饺般主动筑起安全防线,连锁餐饮行业才能真正承担起“守护生命”的社会责任。
守护生命的“黄金四分钟”,需要个人、企业和社会形成合力。袁记云饺的实践为连锁餐饮行业树立了榜样,当更多餐饮门店加入这一行列,“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图景将逐步照进现实,让餐饮空间成为不仅充满美味还具有安全感的港湾。(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