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7月25日下午,“智启新元·具身未来”2025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对接活动在“中国数谷”大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杭州市人工智能学会、杭州高新科创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数谷、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杭州天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汇聚了百余位政府代表、高校专家、企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同探讨未来具身智能技术趋势和产业化路径,绘制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应用场景。
“算力为翼” 打造AI创新引擎
天宽科技项目负责人刘杨分享
作为杭州市重点打造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依靠其强大的240P算力规模,已为超500家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算力服务支撑,完成250+个昇腾适配认证、孵化30个原生大模型、催生仓储机器人、工业质检等20个商用场景落地。活动现场,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天宽科技、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的专家代表,依次探讨智算中心在“动态场景机器人增量学习”、“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大模型交互”等前沿科创课题中所发挥的底层技术支撑作用。“从蓝图规划到行业领先,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天宽科技项目负责人刘杨在发言中表示。
“政策添薪” 激活AI产业生态
为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杭州市滨江区于2025年5月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对使用政府指定的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的企业给予60%费用补贴,单企业年度上限2000万元。作为生态引力场的智算中心,为500+企业卸下算力成本重担,显著降低人形机器人研发成本。
旷维炬锐 温佳靖
“算力成本一直是研发工作的主要负担,现在政府补贴直接解决了这一难题。”作为得到了政府即时的优惠补贴的算力使用方矿维炬锐科技在演讲中表示从国产算力到应用场景,研发全栈服务平台是有堵点但笃定的!
圆桌环节
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机器人未来应用场景展开深度对话。嘉宾们从增量学习、政策补贴、人机交互、智能制造等场景切入,探讨了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的可能性,更碰撞出“人机共融”的前瞻思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外围6大展位勾勒技术长廊
企业介绍和交流
展位咨询了解
6大展位由中国数谷、青瞳视觉、天宽科技、小远机器人、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旷维炬锐组成,勾勒具身智能产业全景,以“产业苗圃-算力服务-学术引擎-场景落地”为逻辑链铺开。吸引参会嘉宾咨询了解,六大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
本次对接活动成功搭建了“产学研用金”多方协作平台,加速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仓储、医疗等场景。作为国产算力标杆,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持续为具身智能产业提供开放型技术底座和生态化赋能平台,助力杭州市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机器人创新高地,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创新贡献“杭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