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基层治理的新鲜血液和中坚力量。在新时代基层工作面临新挑战、新任务的背景下,锤炼年轻干部的能力作风,不仅是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更是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回应群众期盼的关键之举。
能力是干事创业的硬底气,作风是行稳致远的软实力。当前,基层工作呈现出事务杂、责任重、要求高的特点,从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到群众诉求第一响应,从应急处突前线战场到乡村振兴田间地头,都需要年轻干部既具备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的综合能力,更要有求真务实、担当作为、心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然而,部分年轻干部存在本领恐慌、经验不足等问题,有的缺乏基层历练,面对复杂矛盾手足无措;有的作风漂浮,存在重痕迹轻实效的倾向。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系统培养与实践锤炼的双向发力。
锤炼能力,要在实践熔炉中增长真才干。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要敢于把年轻干部放到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项目建设等吃劲岗位上墩苗历练,让他们在直面群众需求中学会解剖麻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实战经验。通过导师帮带制、轮岗交流制等机制,让老干部传经验、教方法,让年轻干部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升政策理解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聚焦数字化治理、精细化服务等新要求,加强年轻干部在大数据应用、新媒体运营等新技能上的培训,让他们成为基层工作的多面手。
夯实作风,要在为民服务中涵养真情怀。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核心是党群干群关系问题。年轻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要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迈入群众家中,听真话、察实情、解难题,坚决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形式主义。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做表面文章,多办民生实事,在落实低保救助、环境整治、养老服务等具体工作中,以钉钉子精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严管厚爱,为年轻干部成长保驾护航。锤炼能力作风,既需要年轻干部自身主动发力,也需要组织搭台赋能。要建立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成长计划,通过压担子、给机会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同时,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对年轻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对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给予肯定与激励,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让年轻干部在严管厚爱中校准方向、鼓足干劲。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年轻干部的成长没有捷径,唯有在实践中锤炼能力,在服务中涵养作风,才能真正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各级党组织要为年轻干部搭建成长平台、创造历练机会,让他们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绽放青春光彩,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文/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