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医美赛道正被美妆品牌们视为新增长支点,或成立医美公司,或研发相关产品,“械字号”产品热度持续飙升。
今年2月,谷雨宣布计划研发创新型医械产品;4月,资生堂官宣首个以“械字号+妆字号” 产品组合的高端术研科技美肤品牌——RQ PYOLOGY律曜;5月,佰傲再生旗下护肤品牌绽媄娅发布二类医疗械字号新品。不久前,珀莱雅也推出了首款“械字号”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贴新品,入局“械字号”大战。
“械字号”产品之所以被美妆行业关注,主要还是近几年医美市场渗透率激增。据德勤《中国医美行业2024年度洞悉报告》显示,预计2027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将达到3800亿,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15%。
医美市场的井喷,衍生出了市场对医美围术期护理需求,持续拉高以医用敷料为代表的械字号产品的快速增长,并进一步渗透到敏感肌、问题肌肤修护等功效护肤需求用户,为美妆企业提供新的增长机会。
相比资生堂、珀莱雅等后来者,敷尔佳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品牌。
早在2012年,随着轻医美项目普及,术后修复需求激增,敷尔佳前身华信药业开始研发“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两年后,产品研发成功,敷尔佳品牌随之创立,拳头产品“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正是国内第一批获准上市的透明质酸钠成分的Ⅱ类医用敷料贴类产品。
相比妆字号产品,械字号产品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医疗器械级的严格标准和高效的修复能力,通常采用无菌生产环境(如10万级GMP标准车间),杜绝激素、香精、防腐剂等非功效添加剂,确保成分极简安全,可直接用于创面而无刺激风险。其功效成分(如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均经过临床验证,能针对性解决医美术后损伤、敏感肌屏障受损等问题,促进伤口愈合。
正是凭借安全零负担、修复精准化、监管强背书三大优势,械字号产品成为医美术后及问题肌肤的首选。
早期,敷尔佳通过渗透医美机构、连锁药店等专业渠道,构建起了区别于日化品牌的竞争壁垒。当同行还在商超货架争夺流量时,其产品已伴随激光治疗、水光针等医美项目进入消费者视野。这种B端渗透C端的模式,让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烙下“专业修复”的强认知。即便在后来线上渠道占比不断提升的阶段,线下专业渠道仍贡献着稳定收入,成为敷尔佳抵御市场波动的“压舱石”。
敷尔佳以“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等爆品建立信任壁垒,精准契合医美修复、敏感肌护理等高增长需求,验证了械字号产品为品牌带来客观增长的可行性。
当然,市场不会永远眷顾先行者。当械字号赛道涌入越来越多的竞品,敷尔佳一方面巩固医用敷料基本盘,另一方面向功能性护肤领域延伸,构建起涵盖美白、抗衰、敏感肌护理的多层次立体化产品矩阵。其中,医疗器械敷料类包含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液、医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贴等;功能性护肤品包含积雪草系列,胶原蛋白系列,虾青素系列,美白系列,祛痘系列,抗皱系列,泥膜系列等。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在国货美妆的强势追赶下,中国市场已经形成外资美妆与国货美妆在竞争中协同发展的态势,如今一众美妆品牌都需要共同面对市场从高速增长到平稳发展的转折点。这也意味着品牌的视线需要从极致扩张规模求增长的大目标聚焦到对细分市场的挖掘、对品牌壁垒的构建以及耐心的沉淀与积累。
美妆品牌积极布局械字号赛道,短期来看确实可以为品牌带来一定增长助力。但实际上,械字号产品的技术门槛并不算太高,主要在于原料和生产资质。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拥有相关资质的厂家并不稀缺,再加上现阶段能应用于医用敷料的原料也十分有限,透明质酸医用敷料、重组胶原蛋白医用敷料瓜分了90%的市场份额,要推出一款械字号产品并不难。未来,随着化妆品行业科学传播不断持续,医用敷料的医研优势和科技壁垒将迎来一轮祛魅。
对后来者而言,敷尔佳的经验表明:美妆赛道长坡厚雪,械字号不是美妆增长的捷径,而是需要长期的投入与积淀。
或许正因如此,敷尔佳一方面通过械字号产品构建的专业壁垒,让品牌拥有向医美科技纵深突破的可能;另一方面基于妆字号新品的科技迭代,持续强化用户粘性。“双轮驱动”模式,既保证了品牌短期内的市场爆发力,又储备了长期增长动能,为行业开辟出一条以专业主义驱动增长的新路径。
可以预见的是,那些能将医疗器械的严谨逻辑与美妆行业的用户洞察深度融合的品牌,终将在专业主义驱动的新增长曲线中,书写出属于中国美妆的科技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