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没有旁观者,全面从严治党不留空白区。开展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覆盖”是基础要求,也是确保教育实效的关键环节。只有将学习教育延伸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消除盲区、不留死角,才能让铁规矩、硬杠杠真正走进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成为全体党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实现“全覆盖”,首先要打破“层级壁垒”,确保学习教育无遗漏。现实中,个别地方存在“重上层、轻基层”的倾向,认为八项规定主要针对领导干部,普通党员“沾不上边”。事实上,八项规定精神是全体党员的行为标尺,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基层党员,无论是领导岗位还是普通职位,都需要深刻领会其内涵。
实现“全覆盖”,更要创新“教育载体”,让学习内容入脑入心。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党员,对学习形式的需求存在差异。如果千篇一律采用“念文件、划重点”的模式,很容易让学习教育变成“走过场”。对机关党员,可通过案例剖析、廉政讲堂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对基层党员,可用方言快板、微视频等接地气的形式解读规定;对新入职党员,应将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岗前培训必修课。某地开展的“八项规定精神进班组”活动,通过一线党员分享身边作风转变的故事,让抽象规定变得生动具体,这种“靶向施教”的方式值得借鉴。唯有根据不同群体特点精准设计载体,才能让学习教育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
实现“全覆盖”,还需完善“长效机制”,防止学习教育“一阵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学习教育不能“雨过地皮湿”。要建立学习教育台账,记录每名党员的参与情况、学习成效,对无故缺席、敷衍应付的及时补课;将学习效果纳入党员评议和绩效考核,与评优评先、晋升任用挂钩,形成“学与不学不一样、学好学坏大不同”的鲜明导向,确保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从“关键少数”到“绝大多数”,从“集中学习”到“常态教育”,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全覆盖”,本质上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生动实践。让每个支部都行动起来,让每名党员都参与进来,方能筑牢作风建设的根基,让清风正气在神州大地持续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