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生保障的前沿阵地,民政部门承担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重要职责。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紧扣民政工作“三个聚焦”职能定位,将政治文化建设与民政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把握政治文化建设内核,筑牢民政为民思想根基
政治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强化政治引领。民政部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必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推动党员干部下沉社区、走进困难群众家中,开展“政策宣讲进万家”“民生需求大调研”,在服务群众中深化对“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的政治属性认识,把“两个维护”转化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实际行动。
二、厚植红色文化基因,锻造民政服务过硬队伍
红色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根脉。民政系统要深入挖掘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将红色教育融入党员干部培训。例如,组织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开展“重走红色民政路”主题党日活动,讲述革命时期“红色政权建在群众中”的民政故事,传承“扁担精神”“背篓精神”等为民服务传统。同时,以“清廉民政”建设为抓手,将廉政文化融入婚姻登记、殡葬服务、救助资金发放等重点领域,通过廉政风险排查、警示教育案例剖析、家属助廉座谈会等形式,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民政铁军。在基层民政窗口单位开展“党员先锋岗”“服务标兵”评选,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行业新风。
三、创新文化实践载体,激发民政事业发展活力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以创新实践为支撑。在基层治理领域,探索“党建+社区治理”模式,引导党员带头参与社区议事协商,推广“民情议事厅”“红色物业”等经验,将政治文化建设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建立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机制,通过“一对一”联系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推动政策落实更有温度。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打造“智慧党建+民政服务”平台,将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开展与“互联网+社会救助”“智慧养老”等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工作与民政业务同频共振。
四、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推动政治文化常态长效
制度是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民政部门要完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立政治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将政治理论学习成效、服务群众满意度、廉洁自律情况等纳入党员干部考核体系,强化结果运用。同时,注重典型示范引领,挖掘民政系统先进人物事迹,讲好民政故事,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加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我们要始终牢记“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的嘱托,以政治文化建设凝聚力量、激发动能,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温暖每一位群众,为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民政局 陈亚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