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乡村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充足的劳动力……是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首选地。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和扶持乡村经济发展,一批又一批优秀、具有潜力的农业经济在乡村发展起来,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经济也迈上了新台阶。
在美丽的螺髻山脚,醒目的大门、宽敞的棚区,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宛如一幅行走的山水画,生机盎然,活力满满。普格县甬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这里应运而生。
普格县甬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宁海县、普格县东西部协作引进的首个宁海民营企业,在螺髻山镇从事水产养殖项目,开展规模化、现代化、规范化的加州鲈鱼养殖。公司自成立以来,荟萃水产养殖精英,将国内外先进的养殖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创新养殖方法相结合,为东西部协作水产养殖事业提供了可以复制推广的典范。
“普格县甬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2年三月开工建设,当年10月完工投产,2023年预计可销售优质鲈鱼30万斤,年产值600万元左右。现阶段有工人15人,都来自于周边的村子,方便他们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甬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涛峰向记者说道。
走进甬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温室大棚、养殖池、供电系统、水质监测系统以及生产道路、仓储区、智能供养等施舍一应俱全。养殖采用全封闭循环水、纯氧养殖模式,既能缩短养殖周期,提高产量,也能精细化养殖,提升品质。
在温室大棚养殖区,公司负责人赵涛峰正在带领员工进行着日常的养殖工作,查看鱼苗、监测水温、投喂鱼料、排污、换水……一丝不苟,井井有条,养殖池里纷纷跃起的鲈鱼,激情而有活力,预示着上市的好收获。
公司管理人员王青安告诉记者:“目前温室大棚有40个标准化养殖池子,每个池子大约120立方水,现在投放的有大鱼、小鱼、鱼苗三个类型,每天工人都会监测水温,根据温度、鱼苗生长情况,合理配备养料,做好鲈鱼养育、护理、清理工作。”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由于鲈鱼养殖需要特定的环境,技术性要求非常高,公司经常会邀请养殖专家对工人进行技术性培训,让他们都能正确掌握鲈鱼的养殖技巧,提升工作效率,提升鲈鱼的成品品质。品质好的鱼,才更受市场青睐。
温室大棚养殖区,一个皮肤黝黑、羞涩腼腆的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地工作。聊天中得知,他叫吉木阿作,是附近村子的村民,家里有父母、子女需要照顾,除了平时种地,也会就近做一些工作补贴家用。
“我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这里离家近,工作比较轻松,每个月四千多的收入,我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吉木阿作羞涩的笑容,流露出内心的喜悦。
好山出好水,好水养好鱼。螺髻山是中国已知山地中罕见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天然博物馆,螺髻山脚的水,汇聚螺髻山冰川积雪融水,属于冷水水质,天然无污染且富含矿物质,符合鲈鱼养殖的水质要求,特别适合发展鲈鱼的规模化养殖。养殖区平均三天换一次水,循环水流模拟江河活水的生态环境,力求达到鲈鱼养殖和环境之间的平衡,保证鲈鱼的健康状态。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由于螺髻山的优质水源,加上他们科学喂养,不添加任何抗生素,养出来的鲈鱼外表光滑鲜亮,宰杀后的鱼内腹没有黑膜,肉质细腻鲜嫩,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赵涛峰自信满满地向记者介绍,他的鱼因为品质好,又是反季节上市,今年6-9月养殖场鲈鱼第一次上市,就差不多卖了二十万斤,在成都和西昌就基本销售一空,春节前还能再出售十万斤左右。
产业要发展,规模化经营是关键。普格县甬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初就按照“村集体+公司”的模式运行,每年通过“租金+分红”的形式能为德育村、马场坪村等附近5个村集体经济创收30万左右。下一步,赵涛峰计划在现有的利好政策支持下,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创立属于自己的水产养殖品牌。在公司做大做强的同时,继续提升和发扬企业的担当和使命,帮助群众学习养殖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创业增收、就近就业,为普格县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